宏观深度报告:基于43个国家的比较:我国服务消费比重是否偏低?.pdf

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按照自上而下的逻辑,基于38个国家的比较数据,对中国消费率进行了拆解和国际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消费倾向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并不低(《基于38个国家的比较:为何我国消费率偏低》)。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自下而上的逻辑,从消费的构成来拆解支出结构,研究我国服务消费是否偏低,如果是,哪些领域偏低。本文所选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为2019年数据,关于样本国家和数据的详细说明参考第四节附录部分。
1.总量:我国服务消费水平真的低吗?
总量比较方面,我们选择了有可比数据的43个国家进行居民消费的拆解比较,包括欧洲30个、亚洲5个、北美3个、南美洲3个、非洲大洋洲各1个,除了印度、韩国、中国,其余均来自OECD数据库。
当我们做国际比较时,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我国的服务消费统计还不完善。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指出:“健全服务消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统计监测,加强买方分地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统计,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
我国目前服务消费数据有三个口径。第一个口径是2018-2022年统计局曾经公布货物和服务消费比重,2019年服务消费占比53.8%。第二个口径是城乡居民一体化调查里的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2019年服务消费占比是45.9%。第三个口径是2023年7月开始公布的服务零售额,从销售者而非消费者的角度统计服务消费,但目前这个指标仅公布累计增速,2025年前5个月累计增速5.2%。
哪个指标更能反映服务消费的真实情况?我们认为2019年服务消费比重53.8%可能较为合理。这是因为,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统计里缺少两大类,一是金融中介服务,二是保险服务。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研究》一文中指出,“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支出比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多出两个类别,一是金融中介服务,二是保险服务”。而我们用43个国家的消费数据发现,在有数据的35个国家里,金融和保险服务占消费的比例大致是5%左右。因此,宏观的居民服务消费应该明显高于微观调查的45.9%。
由此,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我国消费率偏低,服务和商品消费都有待提高,并不是商品消费高、服务消费低。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9.3%=服务消费率21.1%+商品消费率18.2%,而43个国家居民消费率为55.2%=服务消费率28.4%+商品消费率26.8%。我国商品消费率比43国平均水平低8.6个点,服务消费率比43国平均水平低7.3个点,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