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的基础设施阻碍和限制.pdf

导言
寻找俄罗斯进出口交付的新途径是欧亚大陆运输和物流路线重组,以及南北国际运输走廊(INSTC)发展的驱动力。建设走廊倡议由来已久,但近年来国际政治竞争加剧,且制裁升级,这无疑增加了加快沿线现有项目和启动新项目的理由。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是欧亚大陆交通框架最重要的部分。子午线上的国际运输走廊连接东-西方(中国-欧洲)大多数纬度欧亚运输线路的同时,通过俄罗斯、高加索和中亚,将北欧与波斯湾及印度洋国家联系起来,无需苏伊士运河基础设施参与。国际运输走廊可以在形成“新的物流”和发展国际运输和物流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今天,包括粮食、煤炭、黑色金属在内的各种货物通过国际运输走廊运输,沿各方向和运输方式的运输量不断增长。但是,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基础设施限制和相关问题。该观察报告,分析了现有走廊路线的主要问题、扩建项目的当前方案,以及确保足够通行能力,以充分发挥主要参与国相互贸易潜力的潜在方法。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的结构
1. 走廊西部支线(陆路):沿俄罗斯的直接铁路交通-阿斯塔拉(阿塞拜疆)-阿斯塔拉(伊朗)的铁路过境点(铁路过境点),随后由于不具备阿斯塔拉-拉什特铁路段,而转到公路运输,且有可能反向装运到铁路,以通过伊朗境内运输。此外,在通往伊朗海港的整条路段,可以使用公路运输。这一过程,有可能涉及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货物。从阿斯特拉罕到阿巴斯港的路线长度约为3000公里。
2.走廊东支(陆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的直接铁路交通,进入伊朗铁路网,并通过萨拉赫斯(土库曼斯坦)-萨拉赫斯(伊朗),或阿卡伊拉(Akyaila)(土库曼斯坦)-茵其博隆(伊朗)铁路过境点,进行换轨(1520毫米改为1435毫米)。阿斯特拉罕到阿巴斯港的路线长度约为4000公里。
3.跨里海走廊分支(陆地和海上):通过里海水域的多式联运路线,使用里海水域的俄罗斯港口(阿斯特拉罕、奥利亚、马哈奇卡拉)和伊朗北部港口(恩泽利、诺谢尔、阿米拉巴德),以及伊朗的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阿斯特拉罕到阿巴斯港的路线长度约为2800公里。
所有线路都以伊朗南部港口(阿巴斯港、恰巴哈尔)为目的地,进一步将货物运往印度、波斯湾国家或东非。同时,该走廊目前在收货人以伊朗公司为主的俄罗斯与伊朗贸易的框架内运作。此外,“南北”国际运输走廊东线用于白俄罗斯化肥对华出口过境运输,因此,相关的国家名单超出了走廊本身参与国的范围。
目前,“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的所有三条支线都在不同程度上正常运作。经南北国际运输走廊将集装箱从莫斯科运送到阿巴斯港需要至少14天。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