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2025中国L4智能驾驶场景商业化发展洞察报告.pdf_下载

L4级智能驾驶商业化应用加速推进,政策法规的密集破冰、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特定场景的规模化验证共同驱动行业发展。国家层面,继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2025年L4实现限定场景商业化”目标后,工信部与公安部2025年联合新规允许上海、广州等5城全域开展L4商业化运营,并明确事故责任由车企与保险机构共担,为规模化落地扫清制度障碍;技术层面,百度Apollo、小马智行、九识智能、智加科技、佑驾创新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L4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大幅降低,叠加“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技术的日益成熟,显著提升了复杂路况下的系统可靠性;场景验证层面,多个城市开通了Robotaxi、Robobus、城区无人配送、干线物流场景试点,并通过道路测试与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商业化样板,推动技术应用从低速封闭场景向中高速开放场景拓展。
政策红利加持、核心技术突破和场景化应用拓展推动行业规模增长。2025年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5城L4智能驾驶车辆保有量预计突破10万辆,带动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设备等配套市场规模超200亿元,标志着“全民智驾”元年正式开启。
核心观点
L4级智能驾驶在政策牵引和资本加持下呈现跨越式演进,技术路线锁定“车-云”与“车路-云”协同。低速封闭和半开放场景占据落地主流并逐步向中高速开放场景延展。专利增量持续聚焦感知-决策-控制环节,场景化落地已成为决定商业化成败的核心变量。
港口、园区、仓储、矿山、航空港、环卫、城区配送等中低速场景已率先进入商业模式验证与批量复制阶段;Robotaxi、Robobus及干线物流等中高速场景正由示范验证向小规模运营过渡,单车经济性、多元合作模式与规模降本路径逐步清晰,为后续规模化落地奠定了技术与商业基础。多方合作共赢成为普遍合作模式,产品销售和代运营是L4级别智能驾驶主要的商业模式。
L4级智能驾驶正向安全冗余极致化、端到端拟人化、车路云协同智能化持续迭代,法规、保障与公众信任需多方共治。商业化将沿“中低速封闭/半开放一中高速半开放/开放一跨场景网络”梯度解锁,在中低速封闭和半开放场景当前正在形成第一波规模化发展浪潮,预期2027-2031由Robotaxis Robobus与干线物流等中高速半开放、开放场景接力实现第二波规模化发展浪潮,2032年后跨场景联动运营网络有望成型引领行业进入第三波规模化发展浪潮,至2035年中国L4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万亿元,渗透率逾13%。智能驾驶可以分为渐进式发展路径和跨越式发展路径,渐进式发展以单车智能为起点逐渐向网联化方向发展,循序渐进实现智能驾驶水平的提升;跨越式发展高度依赖车云协同、车路云协同等网联化技术,通过多端协同快速实现智能驾驶水平的提升。
L4级智能驾驶是跨越式发展路径的主战场,其商业化应用正在逐步从低速封闭场景拓展至高速半封闭场景、低速开放场景和高速开放场景。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