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影响详细测算:牛市的逻辑: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到来.pdf_下载

我们研究发现,依据工业企业营收、库存、产能利用率等公开数据,可以推算工业总产能数据,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产能图谱,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产能问题。截至2025年二季度,按现价计算,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能规模达到186.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的135.7%。按不变价计算,过去几年我国工业总产能经历了三轮扩张,分别发生在2018年、2021年、2023-2024年。
摘要:
在工业总产能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估算得到产能过剩规模数据。过去几年我国工业部门经历了三次产能过剩,第一次产能过剩发生在2015-2016年,供给侧改革实施后得到有效化解;第二次产能过剩发生在2020年,源于疫情造成的经济走弱,随着经济恢复而迅速得到化解;第三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发生在2023年以来,主要系产能扩张和需求偏弱共同导致。
“反内卷”有望带来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和PPI上行拐点。产能扩张和需求增长应保持基本平衡,若前者快于后者,容易引发企业“内卷式”竞争、商品过剩、物价低迷等问题;若后者快于前者,往往出现经济过热、商品短缺、通胀高企等问题。“反内卷”有望从供给侧推动产能出清,带来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和PPI上行拐点,改善企业盈利,改善微观主体的经济体感。
“反内卷”政策下,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牛市。回顾历史,每一轮产能过剩化解和PPI触底回升都为资本市场带来了一轮牛市。2016-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产能过剩明显缓解,工业企业盈利明显改善,A股走牛;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疫情引发的暂时性和临时性产能过剩消退,A股再迎牛市。行业上,基于我们的六维度筛选模型,有色、光伏等板块值得重视。
风险因素:“反内卷”推进低于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突发,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等。

“内卷式”竞争的出现,与产能扩张快于需求增长有关。“反内卷”有望从供给侧推动产能出清,带来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和PPI上行拐点,改善企业盈利,改善微观主体的经济体感。在此过程中,有必要从需求侧做好配套措施,推动增长动能实现再平衡。“反内卷”持续推进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一轮牛市,反过来,资本市场牛市也有助于为“反内卷”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产能过快扩张是“内卷式”竞争的根源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彼时“反内卷”已进入中央视野,但尚未聚焦到产能问题。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至此,“反内卷”明确聚焦到产能治理上来。
1.1利用有关公开数据推算我国工业总产能
产能牵动人心,近期尤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国家统计局于2017年四季度开始公布工业产能利用率数据,但并未公布工业总产能数据。由此导致,研究者们往往能够较好地掌握钢铁、煤炭等特定产品的产能情况,但对工业总产能的掌握有所欠缺。我们研究发现,依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库存、产能利用率等公开数据,可以推算工业总产能数据,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产能图谱,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产能问题。具体推算方法如下(图1):
已知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定义如下,
工业产能利用率
=工业总产值/生产能力
=(工业销售产值+库存期末期初差额)/生产能力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库存期末期初差额)/生产能力对上式加以变换得到,
产能(生产能力)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库存期末期初差额)/产能利用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