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科技创新系列报告之五
——央国企产业布局与“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公开信息梳理,我们认为,国资央企“十五五”规划可能聚焦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切实发挥央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等方面。
□科学谋划国资央企“十五五”规划,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切实优化战略性断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不断强化国有经济战略支撑。“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集中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对于央国企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是央国企未来产业布局的目标锚点。
□“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战略任务全面落地。“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
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域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口近期重点会议、调研、课题等释放“十五五”前瞻信号。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2025年4月至7月,国家发改委各司征集多项研究课题,聚焦“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夹国企产业布局思路:科技布局战断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
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十五五”时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科技布局仍是未来工作重点。
□重点战新产业聚焦:通过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近三年政府工作报
告、各类座谈会上的领导讲话,以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五五”相关课题,进而梳理“十五五”规划中可能的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包括海洋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与绿色环保、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口央国企如何实现“十五五”规划产业布局。准确把握“五个价值”: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以及品牌价值。有效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断、产业焕新、机制革新、思维更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同时,深入推进战略性、专业化重组,快速精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宏观环境变化不及预期、行业与政策风险
一、“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前瞻
1、“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进程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集中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五年规划”明确了在未来五年内国家经济、社会、生态、科技、民生、国防等领域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指向,对于央国企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是央国企未来产业布局的目标锚点。
五年规划的编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三级四类”,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三级”即国家、省、市县,“四类”即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空间规划。其中,国家发展规划处于规划体系顶层位置,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指导。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均须按照国家发展规划进行编制。省、市县级规划则依据国家及上级发展规划制定,既要加强与上级规划街接,又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之年。目前,“十五五”规划正在起草阶段,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预计会议结束后将制定“十五五”规划纲要,并在2026年3月由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后发布纲要全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