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相互贸易和运输物流趋势.pdf

俄罗斯和中国的相互贸易
相互贸易的趋势
1. 制裁导致俄罗斯改变贸易方针因素耗尽
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启动后,西方国家实施的制裁已成为俄中贸易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俄罗斯开始迅速转向东方,尤其是中国。从2022年初到2024年初的两年时间里,贸易额增长了64%。贸易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了迅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工业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国。与此同时,俄罗斯设法将其传统出口产品从欧洲重新定位到中国市场。
2024年年底,贸易增长逐渐放缓。出口额达12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47%),进口增至1155亿美元。(+3.96%)。从俄罗斯方面来看,增长放缓的因素是经济适应新现实的时期结束,因此,企业重新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市场。就中国而言,这部分归因于包括制造业活动下降和市场过热在内的国内因素,影响了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的需求。
2025年初,相互贸易稳定在现有水平。2025年前四个月的交易额减少了7.5%(达711.2亿美元):俄罗斯出口增长9%(达403.1亿美元),进口增长5.3%(达308.1亿美元)。在对华出口方面,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29%)、化肥(-16%)、食用油(-20%)和木材(-6%)板块跌幅居前。与此同时,铜(91%)、矿石(59%)和铝(50%)的出口大幅增长。汽车和零部件从中国进口下降(-60%),但在工业设备(9%)、光学(14%)、黑色金属(26%)和有机化学(15%)方面有所增加。来自中国网店的出货量增长了80%。鉴于俄罗斯对华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其动态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经济状况和国际市场的状况。对华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能源价格下跌导致原材料出口(石油、煤炭、天然气)价值下降。此外,中国GDP增长率在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稳定在5.4%,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向更适度增长转型的宏观趋势。这是由于经济模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国内消费导向的逐渐转变。
2.由于市场饱和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贸易稳定在目前水平
在经历了一段替代期后,俄罗斯经济的总体状况和消费情绪成为中国对俄罗斯进口的制约因素。到2025年底,相互贸易水平,大概率保持基本不变,但商品类别会出现个别波动。
对俄罗斯的进口反映了对西方企业及其产品退出所带来的需求增加的基本满足。汽车进口就是典型的例子。截至2025年3月,俄罗斯市场已被中国汽车过度饱和。连续50万台汽车仍未售出。另一个抑制因素是从2025年1月1日起,提高了报废费用,以及收紧了汽车的平行进口。同时,分析师预测将保持对在线商店消费品的持续需求,其中市场的基础是中国供应商。
俄罗斯的高关键利率给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带来压力,限制了贷款能力。俄罗斯经济的总体状况将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GDP自2022年以来首次下降0.6%。该国经济已进入冷静模式。
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将取决于世界原料商品价格。由于预测2025年下半年国际牌价增长,煤炭出口价格大概率略有增长。
与此同时,在限制访问伦敦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及欧盟目前对铝进口的限额,俄罗斯对华的金属供应量增加。2025年1-5月底,对华出口供应增长1.5-2.5倍。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