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险专题系列研究(七):中国财险的ROE弹性测算.pdf

财险具备刚需属性,保费增速基本挂钩GDP。财险公司提供的车险、意健险、农险、责任险等险种均具备一定的刚需属性,外部经济和消费环境变化通常仅影响其保单均价,对保单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从2010-2024年中国财险的保费增速来看,公司的保费增速与我国GDP增速的走势基本一致。
保费收入增速会影响承保杠杆水平。2010年以来,中国财险的总保费收入增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带动公司的投资杠杆走低。但近年来,在经济稳增长、车险综改对车均保费的影响基本消除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的总保费收入有望稳定增长,进而能对承保杠杆形成一定支撑。我们预计公司后续的承保杠杆也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中国财险的投资杠杆是“风险一收益”平衡的结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偿付能力:在偿二代监管规则下,保险公司需要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的此例要求。若保险公司的投资杠杆越高,风险资本占用也就越大,进而可能会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2)负债端特性:财险公司的负债久期道常为1年,因此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险公司的投资杠杆水平。3)风险偏好;财险公司的负债成本相对可控,若经营得当则可获得承保利涧,因此财险公司对投资收益的依赖程度低于寿险公司。基于此,财险公司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也更倾向道过低杠杆未控制风险。
中国财险的权益乘数和投资杠杆均低于其他上市险企。由于财险和寿险的负债久期、负债成本等不同,中国财险的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其他以寿险为主业的保险公司,这也使得中国财险的权益乘数、投资杠杆更低。

中国财险的承保利润率主要受大灾损害、行业竞争情况、公司风控水平等因素影响。
从赔付率来看,2010-2024年,中国财险及财险行业的赔付率与白热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走势基本一致。其中2021年两者出现明显背离,主要是由于2020年9月颁布的车险综改新规引导财险行业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进而带动财险赔付率明显抬升。
从费用率来看,2010-2024年,中国财险及财险行业的费用率表现主要受监管政策影响。2010年原保监会在深圳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试点,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的自主定价权;2015年第一轮商车费改启动,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各财险公司为了获取业务,费用率特续捉升。2018年起,监管为了加强对车险费率管控,道过“报行合一”、降低预期赔付率上限等措施推动费用率显著下降;2023年以来,监管继续强化车险“报行合一”,进而带动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