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概要
政策端:围绕“稳市场、促更新、优供给、防风险”为目标,通过公积金政策优化、购房补贴/税费优化、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五大方面为主要措施展开。
供应端:上半年,重点60城在售楼盘量同比去年同期减少5.1%,1月、2月和5月在售项目量减少较多,6月略有提升。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在售楼盘量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9.4%、1.0%,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同比分别减少8.2%、8.6%。
需求端:上半年找房热度指数同比2024年同期下降9.1%;一季度同比去年下降5.9%,二季度降幅有扩大趋势,同比下降8.4%。不同梯队城市的找房热度指数均值对比为新一线>一线>二线>三四线。
价格端:上半年,重点60城新房线上找房均价19937元/m²,同比去年同期微降0.4%。60城中有28个城市新房售价上涨,32个城市新房售价下跌。
1、上半年房地产重点政策
1.1中央层面重点政策
2025年上半年,中央层面房地产政策呈现出延续性、系统性与精准性的特点,围绕“稳市场、促更新、优供给、防风险”形成多维度发力态势。
一、延续稳市场基调,多维度强化政策协同。政策延续去年底定调,持续聚焦“止跌回稳”,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明确从“促需求、去库存、防风险”三方面发力。
二、聚焦城市更新,构建系统性推进机制。政策将城市更新作为稳市场核心抓手,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八项任务,到财政部、住建部公示20个入围城市,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纳入城市更新机制统筹“好房子”建设,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等多元场景。
三、强化金融与土地工具,精准纾困市场。5月7日,金融端,央行等部门下调5年期以上LPR至3.50%、首套公积金利率至2.60%,释放刚需支持信号;土地端,自然资源部通过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要求优先纳入存量闲置土地,既盘活存量又稳定土地市场预期。
四、强调长效机制建设。政策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到强调“好房子”建设,搭建长效性制度,既着眼当前稳市场,更立足长远促行业转型,形成短期纾困与长期发展的政策合力。
1.2省市地方重点政策
2025年上半年,地方层面房地产相关政策主要聚焦于公积金政策优化、购房补贴/税费优化、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这五大方面展开,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不同城市实施差异化政策。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展现全维度调控特征,在公积金优化、购房补贴、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建设、城市更新五大政策领域均有深度布局;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如杭州、成都、西安)侧重公积金优化、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设;三四线城市(如安阳、滨州、常德)则聚焦购房补贴与税费优惠,形成“因城施策”的精准调控格局。
第二,公积金政策优化覆盖的城市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国至少67个城市
推出相关举措,涵盖了安阳、鞍山、成都、大连、广州、杭州、南京、深圳、武汉、郑州等不同层级城市。在具体内容方面,主要包含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延长还款期限、提升多孩家庭贷款额度、支持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等。
第三,购房补贴/税费优化政策覆盖至少29个城市,用真金白银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全国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苏州等重点二线城市,还有滨州、大连、儋州等不同区域的城市,体现出通过补贴和税费优惠刺激购房需求的政策方向在多地得到应用。
第四,城市更新行动也在加快实施。2025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
辖市以及佛山、广州、深圳、苏州等,各地在城市更新项目资金落实方面采取了多元举措。除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统筹资金,在债务可控下发行专项债券;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推动发行REITs等多元化融资等措施外,还通过专项补助支持部分城市。
第五,保障性住房利好政策涉及26个城市。中,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
杭州、武汉等大城市都有相关政策。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筹集;二是优化土地供应政策,提升保障房用地占比;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给予保障性住房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四是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第六,“好房子”建设成为行业提质重点。自5月1日起,全国“好房子”国家
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住宅产品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山东、山西等19个省份积极响应,出台政策推动住宅向高质量、高舒适度、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空间维度上,多省份明确住宅层高、玄关净宽、收纳空间占比等要求;在功能设计上,对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提出细致标准,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