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碳中和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减污降碳”的主力军,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突破1300万辆大关,达1368.93万辆,同比增长35.7%。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均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490.32万辆,其中广东省为130.44万辆,占比26.60%,居全国第一²。目前,全国约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广东制造”。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聚集。广东省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集群发展优势明显,形成了广州花都、番禺、南沙以及深圳坪山等高度聚集产业园,并形成了整车以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比较完备的产业链。
与此对应,广东省动力电池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产能约占全国20%,其中比亚迪、亿维锂电进入全国市场份额前10强。并且已形成体系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产业链包括原材料、电池材料和电池上中下三个环节。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生产金属及非金属等原材料,例如格林美配有全资子公司提供镍钴材料。中游则是动力电池组成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结构件等,例如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生产正极材料,生产负极材料的有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游有比亚迪、欣旺达等主要电池生产厂商。2023年,广东省锂电池产量达到69.31亿只,增速为2.7%³。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也接踵而至。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产生退役动力电池16.8万吨,其中广东省产生的退役动力电池为4.2万吨,占比25%⁴。未来5-10年,我国逐渐迎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换装和报废的首个高峰期。SMM锂电回收表示,预计至2026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93万吨⁵。因此,进一步强化退役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将成为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攻坚板块。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同比增长120.59%,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的目标。《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指出,2023年实际回收量为62.3万吨’。未来随着整个电池回收渠道的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将得到更妥善的处置。当前退役电池仍以磷酸铁锂为主,到2025年,三元电池退役量将与磷酸铁锂基本持平。
为实现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本土电池产品的竞争力,欧盟于2023年颁布了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EU)2023/1542(以下简称“新电池法”),旨在建立对电池可持续性、性能、安全性和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全域范围内的统一监管的法规框架。新电池法将所有电池分为便携式电池、电动汽车(EV)电池、轻型交通工具(LMT)电池、启动照明电火(SLI)电池、工业电池五类,其中,将电动汽车和轻型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电池从工业电池中分离出来,以适应动力电池产量在电池总产量中占比快速增长的现状。
欧盟《新电池法》包括96条法规和14个附件,贯穿了生产、销售和回收各个环节,涵盖了电池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标签标记、电池护照、废旧电池管理等系列要求。其中有三项规定影响深远,第一,要求披露电池碳足迹;第二,废电池回收和新电池强制再生铅、钴、锂和镍的最低使用率;第三,所有LMT电池、容量大于2kWh的工业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出口必须持有电池护照。这三项规定直接关系到出口国的产业链碳排放计量、电池再生材料回收利用技术和工业数据信息安全,要求出口电池建立覆盖“矿产开采-生产-回收”的闭环碳管理体系。
这意味着我国向欧盟出口的电池及装有电池的产品都会受到新电池法的约束。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量为152.6GWh,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27.4GWh,占总出口量的83.5%。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3年,广东出口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33.7%。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290.4亿元,增长229%;锂电池出口1088.5亿元,增长15.9%²。
因此,动力电池将是广东省销往海外的电池中受新电池法影响的主要对象。当前,动力电池产业正成为广东省对外出口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报告深入研究和探讨《新电池法》对广东省动力电池产业的影响,聚焦在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条的市场现状、产业布局、面临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建议。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