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报告(2023).pdf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金融服务无论对于企业、政府、个人都变得越来越重要。获取优质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意味着在调节财务风险、获取扩张能力、增加理财收益方面有着优势。从金融市场资源分配的角度,“普惠金融”可理解为一切有助于减轻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分配过程的贫富差距的金融活动。普惠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形式与内涵。本报告从金融普及、储蓄、借贷、数字支付四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再根据国家、地区与收入水平划分三个层级,研究了普惠金融在全球169个国家和多个地区,以及中国普惠金融的现状和趋势,并收集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优秀案例。

报告发现,全球普惠金融持续向好发展,然而不同地区阶段

特征有所差距。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金融资源分配的贫富差距逐渐降低的同时,低收入水平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差异特征,金融服务的贫富差距仍在持续加大。中国普惠金融处于全球领先的状态,差异化群体的金融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逐渐提高。数字人民币衍生工具、普惠理财、数字化金融管理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等发展案例,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政策建议:(1)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提高金融消费者基本素质;(2)利用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3)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着力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4)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1.1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社会发展,金融服务无论对于企业、政府、个人都变得越来越重要。获取优质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意味着在调节财务风险、获取扩张能力、增加理财收益方面有着优势。相比于大型企业与富有人群,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有着更大的金融需求,但是却面临着更稀缺的金融资源,这种金融资源分配的贫富差距,导致了“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出现。

进入二十一世纪,普惠金融从资助分散的微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开始向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转变,开始从局部地区走向世界,从微型金融向普惠金融体系转变。

2003年12月29日,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ttaAnnan)表示:“严峻的现实是,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仍然无法获得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无论是储蓄、信贷还是保险。最大的挑战是解决阻碍人们充分参与金融部门的限制因素。大家可以共同建设普惠金融部门,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从此,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开始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二十年后在全球的影响依然深远。

普惠金融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形式与内涵。2006年,联合国发布的《构建普惠金融部门促进发展》(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s for Development)报告中,

将普惠金融定义!为“为贫困和低收入家庭以及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安全储蓄、适当设计的贷款,以及适当的保险和支付服务。”2014年,世界银行在《全球金融发展报告:普惠金融》(GlobalFinanc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4:Financial Inclusion)中,将普惠金融定义为:“个人和企业获得适当、负担得起和及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包括银行、贷款、股权和保险产品。”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合作报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2中,提到普惠金融的定义:“个人、小微企业(MSEs)能够获取和使用一系列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而言便捷安全,对提供

者而言商业可持续。”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查阅下载3万+精选资料,年享1万+精选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