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行业氢能产业链全景图(下):应用篇:应用场景多点开花,燃料电池前景广阔.pdf

氢能:零碳可持续的理想能源,下游应用潜力巨大。氢能是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具备清洁零碳、可再生的优势。从应用端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氢能可在多种场景替代汽油、柴油、天然气等能源,促进工业、交通等领域深度脱碳;从供给侧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氢能够以水为原料、使用风电、光伏作为清洁电源制取,是优质可再生能源,推广潜力巨大。

氢能有望广泛用于工业、交通、电力和建筑四大场景。目前氢能应用领域以工业为主,长期在交通、电力领域发展空间广阔。(1)工业:合成氨等传统化工领域,氢气作为原材料,存量需求庞大,绿氢存在渗透空间;未来氢冶金、工业供热等新领域有望带来巨大的

增量用氢需求。(2)交通:交通是氢能最具潜力的赛道,产业链长,潜在的产业规模庞大。目前氢能交通应用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未来也有望推广到船舶、航空等高载重、续航要求高的场景。(3)电力:氢能电力系统发展阶段尚早,储能、发电等方向均值得期待。

(4)建筑:氢能有望通过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天然气掺氢等方式,部分替代建筑供热、燃气中的化石燃料,推动节能减排。

燃料电池市场空间广阔,国内产业链正不断完善。

市场概况:燃料电池是使用氢气发电的装置,是氢能应用的关键设备。Frost&Sullivan预计,全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规模到2030年有望突破千亿元。目前PEMFC是氢燃料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PEMFC系统由电堆和辅助系统(BOP)构成,其中电堆是核心部分,成本占比近60%,我们估计2026年国内电堆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元。电堆核心部件包括膜电极和双极板,关键材料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各部件、材料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

商业模式:PEMFC系统产业链长,细分环节多,但现阶段市场整体规模不大,因此国内主流参与者大多以燃料电池系统的形式整体对外供货,自主掌握电堆等核心环节技术,并通过自研或外购等方式逐步掌握关键材料、部件自给能力。

市场展望:国内PEMFC产业链正不断完善,部分企业产品指标已达国际水平,且产品降本趋势明显。燃料电池产品的降本增效持续推进,下游应用的经济性有望逐步显现,打开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氢能下游应用多点开花,燃料电池前景广阔。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关键设备,产业链逐步完善。建议关注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亿华通,全面布局燃料电池产业链的雄幅股份,深耕汽车产业链、积极布局PEMFC和SOFC的潍柴动力,掌握燃料电池空压机和循环泵核心技术的雪人股份。

风险提示: (1)氢能应用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2)国内企业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 (3)国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风险。

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汽油、氢能等。由于人类现阶段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领域的革新势在必行。

可再生性是一次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们应用的能源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未来面临枯竭的危机,因此开发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尤为重要。

二次能源的革新是解决碳排放问题的关键。二次能源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用户的中间纽带,但汽油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质。解决能源应用的碳排放问题,就需要开发优质的含能体能源,如锂电和氢能。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