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新时代系列报告之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指日可待,钠电未来可期.pdf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和锂电池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上游锂电材料价格屡创新高,电池厂商开始研究将钠离子电池作为缓解锂资源紧缺的替代品。已知钠在地壳中丰度远远高于锂,且地域分布上钠分布更为广泛易得,钠离子电池正负极的材料、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组件的成本更低,充电倍率高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宽工作温度的优势。由于锂电池成本大幅上升给产业链带来较大压力,钠离子电池凭借天然的成本优势有望在未来成为锂电池的补充。

正极材料方面,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显著低于锂电池正极,部分生产工艺设备与锂电重合,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单位能量原料成本(0.29元/Wh)显著低于锂离子电池单位能量原料成本(0.43元/Wh),因而更适用于低成本的规模储能领域。

我们看好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以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目前在研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等。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技术相对成熟,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已实现量产,但结构稳定性差、循环次数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尚未实现量产,但有望随着工艺改进发挥成本更低、循环性能更强等优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查阅下载3万+精选资料,年享1万+精选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