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趋势、未来机遇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报告.pdf_下载

通感一体与星地协同:通感一体化是指通过共享频谱资源、硬件设备和信号处理流程,使通信系统兼具环境感知能力,以此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效
率。卫星导航系统则可以为通感一体化提供精准的时空基准。通过5GNTN(非地面网络)技术,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6G网络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地面二维通信的局限,构建了地面—低空—空天无缝覆盖的三维网。
精准定位与导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导航增强系统相结合,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中国移动的“双频通感立体网络”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实现了低空飞行器的精准起降和航线跟踪,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在卫星信号受遮挡的环境下,通感一体化系统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辅助导航,形成卫星与地面感知的互补机制。
遥感与动态三维航图:卫星互联网结合地面基站和传感器,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环境、气候、灾害等的感知与监测,生成动态三维航图,为低空飞行器和地面用户提供实时信息。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0年):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展开正
面竞争;多个卫星星座计划提出,以摩托罗拉公司“铱星”星座为代表、通过66颗低轨卫星构建一个全球覆盖的卫星通信网。这个阶段主要以提供语音、低速数据、物联网等服务为主。随着地面通信系统快速发展,在通信质量、资费价格等方面全面占优,卫星通信在竞争中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2000~2018年):作为地面通信网络补充和备份;以新
铱星、全球星和轨道通信公司为代表,主要定位为对地面通信系统的补充和延伸。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发展。以太空探索
公司(SpaceX)、一网公司(OneWeb)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主导新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进行更多的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卫星工作频段进一步提高,向着高通量方向持续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