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影响探析专题报告:新时代供给侧改革的延续与进化.pdf

建银国际证券|研究部
“反内卷”影响探析专题报告
“反内卷”一新时代供给侧改革的延续与进化
近期“反内卷”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各部委雷霆出击,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治理运动。中央层面接连高调发声,频频强调要严厉遏制恶性竞争、重塑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各部委更是密集出台具体措施,“反内卷”的号角已在多个关键行业全面吹响。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罕见地将“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循环”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表述正式纳入年度工作部署,标志着治理行动进入全面攻坚阶段。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增条款针对“内卷”乱象,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倾销、禁止大企业滥用优势地位压榨供应链中小企业等,以法律利剑斩断“不合理低价竞争”的链条。7月国家发改委提出“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紧随其后,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手推出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界定了低价倾销标准,将“反内卷”直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015年中国工业领域经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通缩,PPI同比一度低至-5%以上。为扭转局面,中央在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为主线。在需求端,同期棚改货币化安置、大规模基建投资以及全球复苏,共同推动需求回升。这种供需两端协同效果极为显着:工业品出厂价迅速由负转正,PPI同比从2016年年初的-5.3%攀升至2017年初的+7%以上;供给侧改革不仅带动了上游行业股价和企业盈利大幅反弹,也通过价格传导改善了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速。可以说,16-17年的供改在“去产能、稳价格、增效益”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功。
本轮综合整治“内卷”在政策指向上更偏重优化市场环境而非单纯缩减供给,在操作方式上更注重法治化、差异化,在宏观条件上面对的挑战也更复杂(通缩压力下如何避免“只限价不促销”的两难)。总体而言,这是一次更为温和理性的供给端改革实践,与2016年的“重拳出击”形成鲜明对照。“反内卷”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短期来看,由于直接针对价格战等突出问题,“反内卷”确实可能改善部分行业的盈利状况。互联网平台有望带来经营质量的改善。汽车领域有望缓解上游零部件被压价、生存困难的局面。医药行业则通过改革集采机制、打击“唯低价中标”等做法,有助于改善企业回款周期和盈利能力。光伏行业方面,尽管市场供需仍在磨合,但头部企业已联合减产,龙头盈利有望企稳。金融行业也正在从“价格战”导向的非理性竞争中逐步回归理性。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也在政府与协会双重引导下重启错峰限产、反倾销、行业标准提升等措施,有望开启新一轮行业出清。我们认为“反内卷”更多带来结构性机会,特别是盈利水平越低、产能越过剩的行业,如光伏、有色、建材具备更多的交易性机会。
从中长期看,我们也不能对“反内卷”的作用过度高估,“反内卷”难以一躐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环境而言,“反内卷”更像是一场持久战,其长期效果取决于配套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需求端的配合仍是关键。

“反内卷”成为近期政策主线
近期“反内卷”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各部委雷霆出击,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治理运动。中央层面接连高调发声,频频强调要严厉遏制恶性竞争、重塑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各部委更是密集出台具体措施,“反内卷”的号角已在多个关键行业全面吹响。
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密集落地,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轮行动的力度与决心: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罕见地将“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循环”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表述正式纳入年度工作部署,标志着治理行动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此后,各部委迅速跟进,形成了政策密集轰炸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频繁发声,提出要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加强重点行业价格监管、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引导破除“内卷”困局等。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α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增条款针对“内卷”乱象,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倾销、禁止大企业滥用优势地位压榨供应链中小企业等,以法律利剑斩断“不合理低价竞争”的链条。7月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提出“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紧随其后,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手推出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界定了低价倾销标准,将“反内卷”直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这一突破性举措,标志着中国治理恶性价格竞争正式进入“法律+政策”的双轨治理新阶段。此次修法首次将“反内卷”纳入法律框架,旨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公平竞争,与新能源等行业对回归技术驱动和价值创造的强烈诉求不谋而合。
短短一年内,“反内卷”从最初的政策倡导迅速升级到立法层面,政策组合拳频频出击,行动力度前所未有。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内卷浪潮,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竞争格局,也必将成为“十五五”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