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行业深度报告:股债融资双管齐下,券商多渠道夯实资本实力.pdf

平安观点:

券商融资动因:监管松绑、重资产业务转型,融资需求提升。近年来资本

市场改革深化,券商加快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重资产业务持续变革,制度建设逐渐完善,打开衍生品、新股跟投、两融业务增长空间。券商盈利重心逐渐从传统通道业务向资本中介业务转型,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为利润和ROE稳健增长的核心,也对券商资本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券商融资现状:股权融资规模波动较大,债券融资规模相对穗定。1)股权融资:券商股权融资频率与监管周期、市场行情、业务结构关联较大,次数与规模较小,但波动较大,2020年后融资频率与规模明显提升。其中,定增是最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但2020年以来配股和可转债融资次数与规模超定增,主要系配股耗时较短、平均募足率明显高于定增,同时券商盈利能力抬升、逐渐满足可转债发行条件。2)债券融资:规模变动与股权融资整体同步,但规模较大、相对稳定。券商债券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普通公司债、次级债、短融券和收益凭证,其中收益凭证与普通公司债是最主要的债券融资方式,短融券规模波动较大,次级债规模相对较小,但近三年永续次级债规模增长较快。此外,近年来券商债券融资成本整体下降,融资期限整体拉长,上市券商普通公司债利率下行更快、期限更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