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软硬件加速迭代,产业化落地可期.pdf_下载

机器人应用场景多元,市场空间广阔。随着技术的进步,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广泛的场景中实现商业化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将在教育和家庭生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9年全球和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324亿美元、750亿元人民币。
特斯拉Optimus Gen3将于2026年量产,重视供应链投资机会。2025年7月,马斯克表示:Optimus已完成第三代(V3)版本的核心设计,2026年投入量产。预计特斯拉Opt imus迭代方向:身体和灵巧手自由度增加,轻量化材料用量提升,灵巧手感知和运动能力提升。同海外典型机器人对比:Optimus自由度更多,步行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
国内陆续出现机器人大单,应用场景探索加速。2025H2以来,行业已接连出现多笔千万级乃至亿元级订单。除了中标金额规模较大,采购方从教育科研延伸到工业制造、商业运营、政企服务。体现有更多应用场景在试验机器人部署的可能性。8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机器人的演示越来越多,除了搏击、跳舞、踢足球等表演性场景,也有厂商在展台布置货架、包裹分拣流水线、产线、吧台等工作场景,展示机器人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海外链建议关注: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浙江荣泰、信质集团、凯迪股份、嵘泰股份、五洲新春、金沃股份、北特科技、震裕科技、雷迪克、斯菱股份、银轮股份、新泉股份、恒立液压、伟创电气、科达利等。
国产链建议关注:美湖股份、宁波华翔、均普智能、蓝思科技、富临精工、卧龙电驱、中大力德、大丰实业、恒工精密、江苏雷利、翔楼新材等。机器人传感器,建议关注: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日盈电子、奥比中光、柯力传感、华培动力、东华测试、杭州柯林、安培龙、安利股份等。
机器人轻量化材料,建议关注:恒勃股份、福赛科技、唯科科技、肇民科技、模塑科技、中欣氟材、中研股份、星源卓镁等。
机器人本体及应用,建议关注:松霖科技、东方精工、中坚科技、新时达、三晖电气、安徽合力、富佳股份、杰克股份、申吴科技、亿嘉和、优必选、越疆等。
风险提示: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机器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机器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从专用到通用场景的升级。人形机器人具备大脑、小脑、机械臂、灵巧手等关键部件,实现对环境的感知交互、运动控制、任务执行等,且执行关节的不断优化,使其负载能力、精准度不断提升,商用性能进一步提高。
人形机器人是具备自主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以双腿行走的方式,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功能,基于通用型算法和生成式AI,具备语义理解、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能力,并利用人机交互实现任务理解与反馈,需要强大的感知计算与运动控制能力。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