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全球多地频繁遭遇暴雨、洪涝、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侵袭。极端气候现象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这一系列严峻挑战,全球各界开始更加深入地反思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2024年,全球对可持续相关议题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进一步关注可持续金融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战略与政策框架,积极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 2024年政策更新
今年,全球在可持续金融与ESG政策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特别是在国际组织、主要国家以及其监管机构的层面上。
在国际组织层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COP29大会上发布《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实施原则,旨在推动全球ESG实践的规范和统一,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同时,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了《气候债券韧性分类目录》(CBRT),旨在加速全球资本流向韧性投资,促进有影响力的适应与韧性项目的识别与开发。
国际政策动态方面,欧美主要经济体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持续推进关键政策举措。欧盟在政策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欧盟委员会发布报告,就2040年中期气候目标提出方案,建议到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90%。同时,在《欧洲绿色协议》政策目标中,欧盟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和《何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等监管举措,提高ESG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一致性。2024年4月,欧盟发布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该指令是对CSRD的补充,其为公司的全产业链上相关方增加了强制性的可持续尽职调查责任。
在美国,可持续金融与ESG政策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一些州如得克萨斯州出现了反ESG的浪潮,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则出台了强制性的气候排放披露规则。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公布了气候披露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加强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
中国政策进展方面,国家层面对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持续加力,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宏观政策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为中国可持续金融与ESG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升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2024年,中国政府继续深化绿色转型的政策导向。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等。同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等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促进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针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健全针对绿色金融产品的评级体系,并将ESG
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在证监会指导下,中国沪深北交易所积极响应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旨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项目实施。发改委发布了《院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中国碳排放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等产品品类作为试点,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
可持续投资市场评价体系持续完善,主流评级机构在2024年对评分模型与披露标准进行了系统性更新。国际主流评级机构如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标普全球(S&PGlobal)以及晨星(MomingstarSustainalytics)等,均对其评分体系及披露标准进行了重要调整。MSCI在优化其ESG评级模型时,特别强化了行业特定议题的权重分配,使其评价结果更加贴合不同领域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针对高排放行业的调整帮助投资者更直观地识别企业的减排表现和潜在环境影响,以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此同时,S&PGlobal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引入了更加严格的数据披露要求,并优化了评分模型方法,例如明确子公司和证券评分继承规则,利用前一周期数据提升评分精度²。这些措施在提高评分准确性的同时,也通过透明披露增强了市场对ESG数据的信任。而晨星则通过扩展关键风险议题覆盖范围,强化了对企业在水资源管理、原材料使用以及数据隐私等领域的评估³,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全球风险环境中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工具。
■ 全球事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一系列全球性事件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这些事件不仅揭示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还影响了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与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挑战。
俄乌冲突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一事件促使更多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的重组与本地化发展,以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英国,政党选举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面对经济疲软、通胀高企和财政赤字压力,工党在大选前将绿色投资承诺从每年280亿英镑大幅削减至不足50亿英镑。美国方面,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对全球气候行动影响重大。全球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 本年度重点关注的十大议题
本文结合2024年可持续金融与绿色发展情况,选择了十大议题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归纳。这些议题具体涵盖了:极端天气下的气候风险管理,响应国际气候相关贸易政策,碳市场和碳信用,转型规划和实施,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循环经济,供应链安全和负责任采购,人工智能争议,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和“漂绿”治理。
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关于可持续金融与绿色发展领域的最新见解,为相关机构在政策解读、市场趋势分析以及实践操作中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