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更适合作为高增长AI业务的估值锚点,综合我们梳理的未上市AI应用公司估值及收入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这些高速增长的Al初创公司估值一般为ARR的50倍甚至更高。1)基础模型:OpenAl估值约为ARR的40-60倍,Anthropic估值约为ARR的40-60倍。2)Al应用:专注AI编程场景的Anysphere(Cursor)估值约为ARR的40-65倍。AI工具中:Al视频生成独角兽Runway估值约为ARR的55倍;Al语音合成独角兽ElevenLabs估值约为ARR的40倍。Al搜索场景中,2C的Perplexity估值约为ARR的140倍;2B的Glean估值约为ARR的60倍。Al企业软件中,Al销售领域Clay估值约为ARR的50倍,AI招聘Meroor估值约为ARR的30倍。垂直行业应用中,Al医疗笔记公司Abridge的估值约为ARR的50倍,Al法律领域的Harvey估值为ARR的超60倍。
我们认为当前软件公司AI业务因其高成长性、强盈利潜力可以单独估值,比照头部Al初创企业,可以给予50倍ARR的估值。50倍ARR建立的假设基础是:1)假设AI应用的ARR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0%,即每年翻倍增长;2)伴随着规模效应和技术迭代深化,假设未来AI应用的稳态净利率达到30%。那么当前50倍ARR的估值,隐含的意义是Al应用三年后约20x PE,这样来看,当年50xARR是估值合理的。
建议关注:金蝶国际、用友网络(已覆盖)、鼎捷数智(已覆盖)、汉得信息、光云科技、焦点科技、税友股份、新致软件、迈富时(已覆盖)、万兴科技(已覆盖)、快手-W、美图公司、金山办公(已覆盖)。
风险提示:AI技术突破不及预期、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国际环境变化。
Al应用公司的估值方法
部分公司的A业务采用混合定价(基础订阅+按量计费)收费,具有高增长、高盈利质量、强确定性等特征,类似云转型时期,在Al技术快速迭代与商业化加速的双重驱动下,我们认为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更适合作为高增长AI业务的估值锚点。1)ARR聚焦订阅制、API调用等可重复收入,剔除硬件销售、定制项目等一次性收入干扰,更真实体现业务的长期造血能力。2)更重要的是,AI业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ARR更能反映业务的即时变化。
综合我们梳理的未上市AI软件公司估值及收入变化情况,我们认为AI应用的估值一般为ARR的50倍甚至更高。50倍ARR建立的假设基础是:
1、假设Al应用的ARR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0%,即每年翻倍增长;
2、伴随着规模效应和技术迭代深化,假设未来AI应用的稳态净利率达到30%。
那么当前50倍ARR的估值,隐含的意义是AI应用三年后约20x PE,这样来看,当年50x ARR是估值合理的。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