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P人T TP
特朗普上台后针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新政引起市场担忧,美国政府2025年针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并且于2025年7月10日和12日宣布将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施加30%+的关税。美国政府于7月31日宣布与墨西哥的关税协议将延长90天并额外增加了对铜50%的关税,市场担忧墨西哥90天后可能仍然会受到不稳定关税的影响。
美墨加协定的实施对三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协定的签署已为三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据CUSMCAForward20252,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出口已增长了46%,北美内部贸易支持了超过1600万个就业岗位,仅美国本土的就业岗位就从2020年的360万持续上升至2023年的380万。北美区城贸易和投资同样大幅度提升。
对于市场担忧的协定自身风险,我们分析认为其短期冲击同样有限,其一是特朗普政府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突破协定规则。不过,我们认为这种风险的普遍性较低。美国政府在2025年启动的25%基础关税,已明确其打击对象为非满足USMCA的商品。而其对合规钢铝铜产品及其衍生品征税的行为,援引的是具备特殊性的232条款及2018年的商务部调查,这属于利用协定中国家安全条款,对协议进行的单一性突破,不具备常态化的特点。其二,是外界担忧的2026年协定审查。审查虽将讨论延期,但若无共识,原协议条款仍有效至2036年。任何修正案均需三国一致共识,这极大降低了出现对任何一方不利条款的可能性。因此,该“日落条款”对短期经营的直接风险依然较低。
我们通过情景假设讨论企业应对能力,思考中资家电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其一,在现有柜架下,中资家电企业受非USMCA税率影响较大。其二,USMCA柜架条件的修改对中资家电企业的冲击。
情景1:现有关税框架下延续。这对于充分准备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风险较小。大部分中国家电企业在墨西哥均有大量产能。在电视领域:海信视像的年产能约1000万台,TCL科技和TCL电子(通过MASA与MOKA工厂)合计年产能达500万台,京东方在当地的年产能也达到300400万台。在白电领域,海尔智家通过其联营公司Mabe(年产家电900万台,其中自动洗衣机,烘干机超250万台、冰箱、并排式冰箱和冷冻机超200万台),美的集团也通过收购Teka的方式完成了关键布局。海信视像墨西哥产能符合USMCA原产地条例,这表明头部企业已具备将关税风险降至最小的实际能力。
情景2:框架下的原产地认证规则收紧。家电企业长期投资逻辑不变,受柜架重修等极端情况影响相对有限。尽管市场普遍预期USMCA的修订将围绕更严格的汽车原产地认证展开,但是目前尚不能排除协定重谈覆盖到家电这类制造产业的可能。美国市场的海尔智家凭借其相较其他公司更深的美国产业链,其美国市场优势可能反而得到巩固。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小的海信家电和美的集团则通过灵活的产业链布局获得更强的全球竞争力。黑电企业因核心部件液品面板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中国,可能面临系统性挑战,但中国电视企业可通过产品力升级在全球市场实现份额扩张和盈利提升,以应对美国关税挑战。即使美国退出USMCA的极端情景存在发生可能,但由于法律体系的制约,其概率将相应降低。
投资建议:中国家电企业具备满足美墨加协定免税条款的能力且长期竞争力不再像先前一样依赖产业链成本优势,而是靠品牌建设,运营效率和产品开发,所以后续受美国政府对墨西哥关税政策变化的影响或较小。因此,我们推荐在全球竞争力领先的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建议关注海信视像、TCL电子。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USMCA谈判僵局,家电企业墨西哥产能及合规认证不及预期
投资主题
核心观点
美国政府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额外征收关税的举动,引发了市场担忧,尤其是针对在墨布局产能的中国家电企业。市场对协定自身风险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特朗普政府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突破协定规则;二是2026年的协定审查。我们认为,国家安全条款的援引具备特殊性,并非常态化手段。而2026年的审查将对协定进行评估审核,并决定是否将有效期延长16年,同时也是各方提出修正建议的平台。如果三国未能就延期或修正案达成一致,原协议条款将继续有效至2036年,这降低了企业短期运营的风险。
·本报告分析了协定未来可能的两种核心情景,并尝试评估企业应对能
力:情景一:现有USMCA柜架延续
现有关税框架延续下的风险可控。在现有关税框架下,对于充分准备的中国家电企业而言,风险相对较小。中国头部家电企业已在墨西哥大规模布局产能,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海信视像、TCL科技/电子、京东方在电视领城,以及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在白电领城,均在墨西哥拥有可观的产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头部企业已具备或正在积极建设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的认证能力,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将面对较小的潜在关税风险。
·情景二:USMCA柜架中的原产地认证规则收紧
原产地认证规则收紧等极端情况下的影响有限。长期来看,中国家电企业的投资逻辑保持不变,即使面对原产地认证规则收紧等极端情况,其影响也相对有限。
白电企业:海尔智家凭借其更深度的本土化生产和供应链灵活性,有望巩固其北美市场优势。其美国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28%,且北美本土产能高于25%的行业平均水平。由于北美生产的白电产品价格比非美国地区高约70美元,更高关税将增加其他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强化海尔智家的市场地位。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小的海信家电和美的集团则通过灵活的产业链布局获得更强的全球竞争力。
黑电企业:虽因核心部件液晶面板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中国而面临系统性挑战,但中国电视企业可通过产品力升级(如大屏化、Mini LED技术)在全球市场实现份额扩张和盈利提升,以应对美国关税挑战。2025H1 TCL电视全球出货平均尺寸同比增加1.5英寸至53.4英寸;Omdia数据显示海信在2024年以75英寸电视19.8%的全球出货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在mini LED技术方面,根据日经中文网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TCL和海信的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约占50%,持续提升在海外高端市场的份额。
有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普遍担忧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造成全面且不可逆的冲击,从而严重影响在当地设厂的中国企业。
然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企业长期增长逻辑和面对全球宏观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对于已在墨西哥建立产能并能满足USMCA原产地规则的中国家电企业而言,新增的关税针对USMCA柜架外的产品,对中国家电企业USMCA柜架内生产的产品成本并无影响。
即使面对原产地认证规则收紧等极端情况,中国家电企业的长期投资逻辑依然稳固,其影响相对有限。具备深度本土化生产或灵活产业链布局的白电企业有望巩固或提升其市场优势。黑电企业虽面临核心部件供应链挑战,但中国电视企业可通过产品力升级在全球市场实现份额扩张和盈利提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