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今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是该系列报告的第13次发布。报告认为,全球创新格局受贸易关系重构、供应链重组影响,亟需前瞻性技术洞察应对系统性挑战。报告旨在识别处于应用转折点的新兴技术,连接科研与决策者,提升社会韧性与自给能力,并在国际紧张局势中促进合作。报告列出十大新兴技术,强调技术进步需要跨学科合作,技术进步是推动全球系统性变革的催化剂,提出建立行业示范平台加速验证、创建监管沙盒与伦理框架、以生态化部署实现技术转化。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科技与标准研究所共同对该报告进行了编译,期望对我国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兴技术 战略前瞻 技术融合 社会韧性
一、前言
每年,全球各地的研究实验室不断涌现出卓越的创新成果,许多成果蕴含着深远的变革潜力,然而真正能够实现从科学突破到实际应用的却寥寥无几。本报告正是为缩短这一转化路径而设,它致力于连接前沿研究与具备推动力的决策者,促成战略对话,进而引领技术议程。报告重点识别那些正处于临界点、即将从科学研究迈向实际应用的技术,为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快速变化的创新格局中提供前瞻性洞见与决策支持。报告所关注的技术不仅有望提升国家自给自足能力与系统韧性,也具备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背景下促进全球合作的潜力,在众多技术领域,全球共同利益远远超越短期分歧。
本报告所遴选的每项技术均基于新颖性、发展进程与变革潜力等标准,经过严格评估。从具备储能功能的新型材料,到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这些创新已初步展现出服务社会、推动适应与变革的能力。报告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这些技术本身,更在于描绘其可能带来的未来图景,每项技术均辅以战略展望,展现其充分释放潜能后的发展前景。这些前瞻性构想由世界经济论坛与迪拜未来基金会联合制定,旨在激发社会各界的共识与行动意愿,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
二、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一)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将能源与工程技术融为一体
结构电池复合材料集成了承重机械部件与可充电储能系统,既能像传统锂离子电池那样储存能量,又可作为车辆或建筑的刚性部件。与传统电池系统相比,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可包含碳纤维、环氧树脂等轻质高强度材料,并可通过3D打印优化表面积和结构强度。尽管潜力巨大,但由于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在储能密度、稳定性、安全性、耐久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加之监管障碍,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