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2025年年初以来,全球贸易政策剧烈变化,美国对华新增关税历经数次调整,绝对水平仍处高位,对中国外需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此,本篇报告将利用海关大数据,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体到商品端等多个视角,挖掘新一轮关税冲击下中国的外需成色和系列重要变化。
●新一轮关税冲击下,中国总量表现如何
■关税扰动加码下,中国外需仍维持有力韧性:2025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
6.0%,高于2024年和同期多数经济体的出口增速。4-5月,即使面临美国145%巨幅关税的冲击,中国出口仍实现6.4%的超预期增长,体现出有力韧性。
■关税冲击下的韧性支撑和动能切换:截至2025年5月,中国出口中的新兴市场占
比由2020年的38.6%提升至48.0%。以东盟、拉美和非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2025年中国外需的主要动能,在二季度关税压力加大下,其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
■关税冲击下的需求结构和量价表现:本轮关税冲击之下,中国消费品受关税冲击明
显,而中间品、资本品出口保持了高景气增长。量价层面,二季度中国出口数量回落明显,但5月出口单价开始改善。细分品类来看,商品结构分化特征显著,新能源车链条、电子中间品、工程机械等新优势产业对关税冲击相对脱敏。
● 3条线索观察关税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中国对美出口的关税弹性如何:量化来看,本轮对美出口约有70%品类的关税弹性
较高,约有20%品类对关税冲击相对脱敏,其中消费品需求前置压力相对较高。细分电子品类,消费电子和家电品类面临的关税压力较大,电子元件、锂电呈现韧性。
■关税冲击如何影响中国出口量价:5月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同比下降3%,降幅有所走
扩,但幅度相对可控;出口数量同比下降20%,降幅快速扩大(样本内测算结果】部分商品“量价齐增”,如航空器材、铜制品、动植物油脂以及有机化学品。
■战略性商品对美贸易在如何变化:美国一季度稀土“抢进口”特征显著,远超2024
年水平和同期非美经济体需求,二季度中方关税反制后则出现大幅下滑。后续来看,中国对美战略性物品的出口情况,或可作为中美经贸关系动态演变的跟踪指标。
●关税冲击下中国外需的新机遇在哪里
■关税冲击如何影响中国价值链布局:当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转口功能在显著下降,
东盟和印度仍保持重要作用,欧盟一定程度也承担了中国对美的价值链转移作用。智利、秘鲁等拉美新兴经济体,其在中国价值链布局中的重要性正出现较快抬升。
■“抢转口”之外的新动能需求如何;排除转口因素扰动后,东盟、拉美等新兴经济
体进口需求增速仍显著强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自身需求动能仍是中国外需韧性的安全垫,中国制造业优势与新兴市场工业化需求的充分匹配提供了结构机会。
■外需新动能与中国新优势产业如何共振:当前新兴市场需求动能在多数品类上领先
发达经济体,绝对规模也在多个类别上接近甚至超过发达经济体。从需求景气来看,新兴市场在新能源车链条,船舶、工程机械等资本品,电子元件、手机以及其他高新技术品类上快速增长,这些商品普遍集中于中国新优势产业领域。
●风险提示;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地缘形势超预期变化。
一、新一轮关税冲击下,中国总量表现如何
关税扰动加码之下,中国外需仍维持有力韧性。2025年年初以来,美国对华关税出现较大幅度上调。2月10日美国对华加征10%芬太尼税生效。3月10日,加征芬太尼税由10%提升至20%。4月10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调整为20%芬太尼税+125%对等关税。5月12日,中美达成日内瓦协议,美国对华关税下调为20%芬太尼税+10%对等关税。外部扰动加大下,上半年中国出口仍交出满意答卷。2025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6.0%(美元计价),高于2024年同比增速,也强于同期全球多数经济体的出口增速。4-5月,即使面临美国145%巨幅关税的冲击,中国出口仍实现6.4%的超预期增长,体现出有力韧性。
(一)关税冲击下的韧性支撑和动能切换
中国贸易动能加速切换,新兴市场需求支撑外需韧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贸易动能开始呈现切换趋势,中国外需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逐步回落,新兴市场占比逐步回升。而在新一轮全球贸易摩擦兴起和地缘格局变化之下,中国贸易动能加速切换。截至2025年5月,中国出口中的发达经济体占比由2020年的58.1%下降至49.1%,新兴市场占比由2020年的38.6%提升至48.0%。从2025年中国出口增长的拉动拆分来看,以东盟、拉美和非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主要动能,且在二季度关税压力加大下,其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