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端调控是办公楼市
场的当务之急
中国办公楼市场正经历空置率走商和租金下行的战至2024年,全国办公楼平均空置率攀升至235%6的历史新高,当年亦录得历史最大租金跌帽幅6.9%
尽管投资者和业主善追困扰于2023年以来办公需求复苏动能不足,但当回看四个一线城市过去十五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每个五年时段的净吸纳量基本等同。显然,十三五和十四五年均33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较十二五期间增长超过60%是不断推升空置率的主要原因,而期间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变量令设想中的需求线性增长难以如期兑现更进一步加大了短期市场的去化压力。
CBRE认为,在中国经济仍面临结构性转型和外部复杂环填桃战的情况下,供应侧调整是重塑办公楼市场平衔最具必要性和有效性的举措。给我们注入信心的是,从宏观政策、房地产行业到土地市场的转向已然发生,这预示着中国办公楼市场正驶向“控制增量、优化存童”的新车道。
城市规划引领,十三五
后办公用地供应回落
土地供应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前置指标。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杭理,我们认为目前一线城市的办公楼供应过剩是十二五期问土地供应高峰的回波。而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以来京沪两地的涉办公用地供应持续大幅回落,十四五的年均供地规模仅分别相当于十二五期间的19%6和34%6深圳的供地规模在十三五达峰后也开始下降。
土地供应趋势变化的背后是城市规划的调整十一五和十二五是一线城市商务集聚区规划的集中落地阶段,包括北京丽泽和望京;上海虹桥商务区、北外涟和徐汇滨江;深圳前海等今天引人瞩目的新兴商务区建设开发均始于这十年间
北京是国内最早启动调控商办建设规模的城市。2015年题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阻制目影明确要求“东。西、北五环及南四环以内禁止新规划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且政策力廉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收紧。紧随其后,上海和深圳在2035城市总规和十四五规划文件中也出现了合理控制商办用地供应规模和节奏的相关表述(详见筹频)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