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灯塔网络:思维转变对数字化转型影响和规模的推动
【译者按】2025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联合发布《全球灯塔网络》报告,总结了全球189家标杆工厂的转型成效。报告分析了跨行业协作及AI技术对生产效率的驱动作用,确定其“价值回馈”的关键性策略,包括预防流程债务、开发模块化资产、赋能一线员工及循环经济实践,助力企业三年内实现2-3倍投资回报。同时报告预测了技术与人文融合将成为制造业低碳、敏捷转型的核心路径,为可持续产业生态提供可复制方案。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对该报告进行了编译,期望对我国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全球灯塔网络人工智能低碳
一、概述
全球灯塔网络成立六年来,通过表彰制造业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企业,构建了覆盖33个国家、35个行业的189家“灯塔工厂”,数量较2018年增长四倍。这些工厂分为三类:单一工厂(聚焦生产优化)、可持续工厂(减排与循环经济)、端到端价值链工厂(全链条协同)。其成功源于跨行业协作——65%的新晋工厂借鉴至少3家不同行业灯塔经验,形成可复用的转型方案,帮助企业突破“试点困境”,实现三年2-3倍、五年4-5倍的投资回报率。技术应用上,77%的用例由分析型AI驱动(如预测性维护),9%采用生成式AI,推动成本、周期及次品率平均改善超50%。此外,灯塔工厂通过数据平台整合价值链,将新品推出周期缩短50%,疫情期间营收冲击仅为同行1/8,并减少范围1和2排放30%-50%,范围3排放通过循环合作初步优化。
灯塔工厂延续了工业物联网(IoT)等早期技术所验证的经验,始终高度专注于“价值回馈”方法,预防“流程债务”。其核心策略包括:智能产品导入工具套件、一体化的韧性枢纽和借助技术和合作实现循环经济解决方案。
二、新晋灯塔工厂的经验
全球灯塔网络由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于2018年联合发起,旨在表彰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提升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领军企业。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实践标杆,该网络汇聚富士康、强生、施耐德电气等全球领军企业,形成跨行业顾问委员会,推动规模化转型。其成员(“灯塔工厂”)通过应用AI、物联网等技术,结合一线人才创新与循环经济方案,突破“试点困境”,实现运营效率与减排双突破。例如,2024年的灯塔工厂分两批进行评估,聚焦数字化与可持续领域的卓越实践(见表1)。
(一)如今的全球灯塔网络:一个鼓舞人心的同行网络
全球灯塔网络自成立以来,从最初的16家扩展至189家工厂,覆盖30多个国家及35个行业,规模较2018年增长四倍。这些工厂分为单一工厂(聚焦生产优化)、可持续类、端到端价值链类,并在重型设备、食品饮料等新兴领域快速渗透。通过1000多个用例和2000多项指标验证,灯塔工厂证明“试点困境”可被突破:新晋企业仅需10-20个月完成转型,速度提升25%-50%,投资回报率在3年、5年内分别达2-3倍、4-5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图1展示了灯塔工厂按评选类型、地域和行业的分布情况。灯塔工厂每年新增5个国家、10个细分行业。最近,在重型设备、上游材料、食品和饮料等行业,以及中欧和东南欧、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美洲部分地区,灯塔工厂的数量都有所增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