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AI动力打造固态电池发展新引擎.pdf

4 果 幽 控 股
技术突破驱动固态电池产业升级。固态电池凭借突破性的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本质安全特性和出色的低温性能,正加速取代传统锂电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当前四大技术体系中,氧化物固态电池的性能与成本相对综合,聚合物具有加工性好、界面相容性好等优势,硫化物因高离子电导率备受青睐,而卤化物仍需突破成本与工艺瓶颈。GGII数据显示,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将达7GWh,2027年将是产业从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进入快速增长期。
龙头布局加码,全固态进程提速。政策引导与资本加持双重驱动,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目前,国内固态电池已有/在建/规划产能达数百GWh:宁德时代将于2025年推出半固态电池,2027年全固态进入装车测试;亿纬锂能预计2026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强安全的全固态电池;恩力动力计划于2025年年底开始供应电动汽车(EV固态动力电池。SM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或达约2800GWh。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或达4%左右,2035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9%。
AI赋能新场景,千亿增量市场开启。因体积限制,对能量密度要求更高,叠加用户体验升级等因素,AI消费终端将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试验田,渗透率先突破:1)eVTQL对能量密度要求极高(≥400 Wh/kg需全固态),预计低空经济电池市场规模在2030年达1500-2000亿元,固态电池将占据核心份额;2)人形机器人电池市场中,GGII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超100GWh,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100%。看好固态电池在锂电池弱beta情景下的alpha增量。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2)设备:纳科诺尔、曼恩斯特;3)固态电解质及上游:三祥新材、厦钨新能、上海洗霸、有研新材;4)硅负极相关:元力股份、天奈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突破能量密度上限和解决安全隐患,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技术路线。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同时能量密度的瓶颈为350Wh/kg,无法满足行业更高要求。为解决安全隐患并提高能量密度上限,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都在积极研发固态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固态电池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其理论能量密度上限为500+Wh/kg。固态电池的正极可沿用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三元等,有望以高镍多元、富锂锰基材料为主;负极的发展初期以硅系负极材料为主,再过渡到纳米硅碳负极,最后发展到锂金属负极材料;包装材料一般采用铝塑膜。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