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链白皮书~电力篇:能源转型升级,内外供需并举.pdf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新疆新旧能源齐聚,我们认为新疆电力供需及外送增速有望在“十五五”期间保持高增。
电力供给方面:风光装机规模快速成长,叠加火电机组装机仍有增长空间,我们预计十五五末期新疆年发电量有望达9000亿千瓦时,其中风光发电量有望达3700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占比有望超过40%.
疆内需求方面:随着疆内产业园区发展及外省产能迁入,“十五五”期间新疆用电量预计将保持高单位数或双位数增速。
疆电外送方面:随着第三及第四外送通道的建成投产,至2030年新疆外年送电规模有望达2400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接近翻倍。
新疆电力供需发展空间广阔,建议关注深耕新疆地区电力企业天富能源。原因与逻辑
新疆发展能源基地优势得天独厚。新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兼具。除丰富的煤炭储量外,“三山夹两盆”独特地貌同样赋予新疆居于全国前列的风能及太阳能资源。
新疆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过半,长期仍具广阔空间。截至2024年底,新疆全区装机量达1920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4%。目前疆内已建成包括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等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并有多个大型能源项目在建。看好新疆“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的能源基地持续落地,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价格洼地优势显著,疆内需求及疆电外送能力均稳步增长。新疆燃煤基准上网电价基数仅为0.25元/肝瓦时,系全国最低,电价洼地优势显著。疆内用电量约80%来自价格敏感型的第二产业,低电价利好疆内产业集群发展及外部产能迁入,带动新疆用电量快速增长。2024年新疆用电量同比增长10.8%,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速。截至2024年底,新疆已建成“两交两直”四条外送通道。目前哈密-重庆、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在建,建成后可大大提升疆电外送能力。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目前市场已认识到新疆电力领域发展潜力及作为我国能源大后方的重要性,但对于新疆长期电力供需、外送能力等具体的发展前景认识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对新疆资源禀赋、装机结构、电力供需、外送等各方面的详细拆解,以及对新疆电力供需平衡表的测算,有利于市场提升对新疆“十五五”期间电力领域产业发展前景的认知.

1、新疆能源禀赋独树一帜发展潜力得天独厚
1.1能源转型过程中煤炭及新能源需互补偕行
立足煤炭,加速发展清洁能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在地缘政治动荡,逆全球化挑战加剧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传统化石能源禀赋特点为“富煤贫油少气”,原油、天然气储量严重不足,供应保障能力较弱,对外依存度总体呈提升趋势。近年来国家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攀升。但新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特点,需要煤电煤炭及时补充供应缺口。2024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53.2%,仍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基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强化煤炭先进产能建设,与加速清洁能源供给均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4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再次强调“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有序转型,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基地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火力发电等,可以有效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既可以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推动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又可以减少新能源供应中断或不足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早在2021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文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基地发展。文件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确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方向,即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两个一体化,提出“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