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趋势与先进制造业投融资机遇
【引言】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已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政策引导与金融资源的协同配置成为破局产业升级瓶颈的重要抓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与融合化趋势不仅重塑了制造业的竞争格局,也为投融资领域开辟了全新的价值空间。如何通过政策创新与资本赋能,破解先进制造业的长周期投入与高风险特征之间的矛盾,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投融资生态,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先进制造业投融资政策概述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纷纷布局,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投融资政策。从政府引导到金融创新,从专项支持到市场联动,每一项举措都紧密相连,全力助推产业腾飞,为先进制造业的稳健前行筑牢资金根基。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与产业基金
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与地方引导基金
针对先进制造业中前期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领域,政府强化资金引导力度,设立先进制造领域的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通过政府增信、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发等领域,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设立产业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例如北京市利用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以及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卫星网络及北斗创新应用领域子基金,并在基金清算时,按政府出资超额收益的10%-20%,给予基金管理团队奖励,有效激发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效应。
引导与支持金融机构
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盘活资产存量,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先进制造业的贷款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支持系统性重大核心项目落地,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助力企业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与生产扩张。
创新商业性金融机构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制造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如开发知识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特色产品,以满足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多样化融
资需求。
出台专项再贷款政策
我国设立了支持先进制造业的专项再贷款,合理设定再贷款期限和利率,通过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来降低企业获贷成本。考虑到许多先进制造业企业是中小微企业,这类企业贷款集中在地方法人银行,政府适度扩大了再贷款发放范围,加大对地方法人银行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加大股权与债券融资支持
拓宽股权融资渠道
鼓励私募股权基金、保险定向资金、各类资管计划等参与投资先进制造业项目,并对相关资金备案建立绿色通道,在增值税、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以股权形式投入先进制造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权益资本,支持企业的创新研发和产业扩张。
完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支持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推动成长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和中长期企业债券等,鼓励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信托和集合票据等,拓宽企业的债务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
如江苏省支持拟上市企业到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先行规范,并鼓励区域性股权市场、中介机构协助各地推进“组团式”“批量式”企业股份制改造,引导各类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提供了基础培育和孵化平台。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