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真实的课程教学
案例1.活力教学——云南靖外明德小学体育与农场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靖外明德小学2008年建校,由5所农村学校合并而成,是云南大山深处的一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目前有各族学生7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占比70%。靖外明德小学合校之初,学生经常发生各种不良行为问题。雷应飞校长尝试了各种方法后发现,体育是最有效的办法,而其中设施简单、参与门槛低的足球特别适合作为普及性的体育活动。
于是,雷应飞依托乡村少年宫项目,开始对学校进行设计改造,带着老师们把学校旁的空地、菜地改造成球场,要求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都要从零开始学习体育教学,“全员体育老师”以及“体育是学校最重要的学科”的说法广为流传。现在体育运动项目已经越来越丰富,学生们每天有三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其中包括晨练、体育课、课间活动、下午体育社团活动以及晚饭后的篮球和旱地冰球等活动。
2021年至2023年,该校1000余名学生体质合格率98.6%,学校在各类体育比赛中累计获48枚金银铜奖,女足获得了2023年全国首届追风联赛总冠军。同时,靖外明德小学各年级成绩在全市平均线以上,在同类型农村小学中位于前列。
2009年起,雷应飞校长他带领学校师生将周边闲置的农田流转,建成152亩的“教育大空间”。“教育大空间”分3个农场:第一个农场是综合农场,包括班级责任田、动物园、植物园;第二个是粮食种植农场;第三个是养殖场,共有种植大棚30个,自繁自养猪千头、鸡鸭千余只,还有鸵鸟、鹂鹊、梅花鹿、孔雀等20多种动物。此外,学校还建设了1300平方米的科普园,种植了香蕉、菠萝、荔枝等水果。
在建设农场过程中,他们不断拓展教育资源,除了劳动教育外,还把美术课、科学课、语文课等都开到农场里,打造出生动的乡土教材。学校所有物资均能自给自足,不仅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还为全校师生一日三餐全免费供应。而“动物园”和植物温室则成为实践课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学和美术知识。这个神奇的“庄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吃不完的肉和菜,还把西宁街道几所学校的所有蔬菜和大部分猪肉都“承包”了。每年带来的创收,除了让学生吃住全免费,还用来资助特困学生,改善教学设施。¹
案例2.活力教学——湖北丹江口孙家湾小学的综合实践课
12年前,高校长来孙家湾小学任职的时候,学校里只有两栋房子,没有大门,也没有围墙。当时三峡工程正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学校附近都是石块和土堆,学生们课余只能在土地上玩。近些年,学生数量的不断减少,目前只有10余位学生,7位教师。高校长不断思考,如何留住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他认为,走特色发展才是未来的出路。校长说,“学生再少,我们也不能躺平,要尽力把岗位工作做好。”
高校长认为,对于乡村小学生来说,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同等重要,不能单纯以分数、教学成绩衡量教育质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给了学校充分空间,让学校可以自主决定开展的活动、引进的资源等,大胆去做适合小学阶段的事情。孙家湾小学虽然学生少,但场地比较充足。于是校长带领老师们,把重点放在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上,利用学校的土地资源,建了水果采摘区、蔬菜种植区、家禽养殖区。除此之外,学校还建立了农耕文化纪念馆也。丹江口处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枢纽地带,为了配合工程有2,000多位村民搬迁到外地了,为了几年乡土乡情,学校就办这个农耕文化馆,展示以往农耕生活的场景和工具,给孩子们重现以往生活的回忆。
学校还建立了户外大灶台,带孩子们踏青野炊;接着又建立了萌宠基地,养鸡、鸭、鹅、兔、鱼、鸽子等等,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孩子,都特别愿意来这里和动物们互动,缓解心理压力,愉悦身心。
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非常认同童年不应该太“卷”。学生数量较少,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之外,有精力承担更多课程策划和开发的工作。学校还聘请了当地擅长养殖、种植和各种乡土文化技能的退休人员和村民,做学校的编外教师,给孩子们讲解乡土课程,成为了义务的乡土文化传播者,将酿米酒、手工豆腐、武当山的拓印技术等等当地文化都被引入了劳动实践课程。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目前已经开发了三个综合实践课程体系:首先是红色课程,整理了贺龙在武当山、红三军在申家湾村及红军烈士的事迹,印制相关读本供学生阅读。学校还收集了红三军的军旗、大刀、长矛、衣服等展品,在学校办了红色革命展览馆,即将面向全市免费开放。其次是绿色课程,用种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生态环保教育,注重水源和生态保护,知道种植养殖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培育有机蔬菜等。再者是黄色课程,让学生学习实用技能,包括游泳、烹饪、手工制作等,通过做米酒、金桔酱、花生制品、红薯制品等,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生活能力。
孙家湾小学目前已成为丹江口市综合实践基地,其丰富的综合实践课程不仅为本校孩子服务,还服务于全市乃至其他省市的学生。各地青少年们源源不断地造访这个只有十几名学生的小校园,有特长的当地农民或退休教师纷纷来到学校传授非遗文化等乡土课程,静谧的乡村小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