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拓展东南亚市场的策略关键
东南亚电商市场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8.8%,到2029年,市场交易量预计将达1,872亿美元。届时,该地区的网购消费者将超2.597亿人。预计到2029年,仅新加坡的网络零售额就将增长67%,马来西亚的电商市场将扩大70%,印度尼西亚的电商市场将扩大58%。拓展东南亚市场将为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成功的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关键在于拥有合适的支付基础设施,以处理各地区的不同本地货币、支付方式和法规。与欧洲和美国相比,东南亚地区的支付环境高度本地化并以数字支付方式为主。东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打造无现金经济,政策也普遍支持支付创新。因此,该地区的本地支付方式迅速发展。想要拓展东南亚市场,就要运用本地支付方式网络来满足当地客户的期望。
我们最近与Statista合作开展的研究表明,多数地区更爱使用信用卡和电子支付方式,常用支付方式包括新加坡的PayNow、马来西亚的DuitNow和印度尼西亚的DANA。泰国仍流行使用现金,但PayPal等国际公司和TrueMoney等本地公司正着手改变大众的支付习惯。要赢得新客户的信任,企业必须提供本地化支付方式,并以本地货币显示定价。
要拓展东南亚市场,企业还需具备处理多币种的能力。越南盾(VND)、菲律宾比索(PHP)和印尼卢比(IDR)等外币的交易频率较低,往往会导致手续费和外汇成本较高。
但如果有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就可以安心拓展东南亚主要市场和新兴市场。合适的支付合作伙伴可提供首选支付方式和货币,助您触及当地消费者,同时控制成本和汇率,并遵循监管合规。
东南亚消费者需求
中国零售商占据了东南亚地区跨境购物的最大份额,占新加坡跨境销售额的62%,马来西亚销售额的61%,印度尼西亚销售额的43%。价格是提升销售额的关键。要在竞争中取胜,企业需要提供有竞争力的定价、适合移动设备的本地化结账体验、促销活动和折扣优惠,尤其是在黑色星期五、光棍节、开斋节和春节等主要促销活动期间。
支付偏好因国家/地区而异
东南亚消费者希望使用熟悉可靠的支付方式,但各地区消费者的支付偏好略有不同。ApplePay、Google Pay和GrabPay等电子支付方式在所有市场都很受欢迎。新加坡有52%的消费者、印度尼西亚有83%的消费者、马来西亚有80%的消费者使用这些支付方式。新加坡消费者普遍使用信用卡(71%),但新加坡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更爱使用电子支付方式(63%)和借记卡(63%),而不是信用卡(48%)。此外,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消费者首选银行转账,分别有53%和64%的消费者使用这种支付方式。提供各种适合的支付方式(包括Z世代和千禧一代年轻消费者常用的先买后付(BNPL)服务),有助提高转化率并减少购物车弃购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