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项跨领域、多维度的系统工程,涵盖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等多重挑战。自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以来,政产学研各界积极探索实践,但整体进展滞后于预期,根源在于行业认知碎片化、实施路径不清晰、落地抓手缺位一—究其根源,既有系统性知识图谱的缺失,亦缺乏全景式行业洞察与可复用的方法论支撑。为此,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凝聚产业生态合力,组织3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系统梳理2024年前后国内外双碳发展态势,跟踪政策动向与技术创新方向,提炼规律性认知,构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体系化框架,为产业界提供可参考的行动坐标。
本蓝皮书作为双碳领域阶段性研究成果,虽经严谨编撰仍难免疏漏,恳请各界不吝指正;文中数据皆引自政府官网、国际组织报告、相关企业年报、官方公告等公开披露的信息,因统计口径差异或信息更新延迟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尚祈各界同仁理解包涵。研究团队将持续跟踪产业动态,滚动更新研究成果,通过蓝皮书版本迭代为双碳进程注入持续动能。
一、综述:碳达峰碳中和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承压,迈入深度调整与结构性变革交织的新周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重构全球治理体系,气候行动跃升为多边议程的核心命题。传统能源系统面临供需矛盾加剧与气候危机持续升级的双重挑战,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国际共识性突围方向。本章通过全景扫描全球双碳政策演进、技术迭代、产业重构及市场博弈,聚焦前沿热点并剖析底层逻辑,为应对变局提供系统性洞察。
(一)国际双碳战略动态调整,气候与政治经济博弈交织
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各国加速气候治理升级。IPCC(联合国气候机构)第六次评估报告(2023)指出,全球温升已达1.1°C以上,极端天气经济损失年均超3000亿美元,迫使各国进入减碳政策“超频升级”周期。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明确2040年减排90%目标,并计划在2025年审议是否提升至95%,同步要求航运业2030年使用可持续燃料占比达6%;日本修订《绿色转型推进战略》,计划通过碳循环冶金技术实现钢铁业2050年碳中和,并发行20万亿日元转型债券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加拿大《碳管理战略》计划2035年通过CCUS技术实现年封存1500万吨CO₂,并设立50亿加元基金支持碳捕集商业化;这一轮全球政策迭代表明,碳中和竞赛已从减排目标比拼转向负碳技术主导权争夺,各国正通过立法强制、资本杠杆与产业联盟构建新型气候治理壁垒,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双碳政策加码实施促进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国际能源署(IEA)《2024年全球能源投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突破2.4万亿美元(约为化石能源投资的2.5倍),技术突破与地缘博弈双重驱动下,各国竞速布局未来能源主权:美国以《通胀削减法案》升级版为杠杆,向18个州的32个新能源项目追加50亿美元拨款,重点支持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构建本土化供应链并创造1.8万个高技能岗位;德国实施《国家氢能战略2.0》,将2030年电解氢目标从10GW上调至15GW,投入150亿欧元建设输氢管网并启动全球首个工业级“绿氢期货”市场;日本通过《蓝色能源法案》加速漂浮式海上风电商业化,2024年投运全球最大16MW样机并设立20亿美元专项基金突破叶片材料技术,目标2035年装机达30GW;中国则以“沙戈荒”大基地、深远海风电等超级工程为牵引,2024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350GW(占全球新增60%),风光发电量占比突破17.5%,全产业链就业规模逾500万人。这一轮以“绿电替代一负碳技术-循环经济”为内核的产业爆发,正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格局并为碳中和进程注入确定性动能。
地缘政治博弈与经济复苏压力引发全球碳中和进程震荡。2024年多国政策呈现战略回摆: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启后签署《美国能源独立行政令》,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需一年过渡期),并冻结《清洁电力计划》等15项减排法规,导致其2030年减排目标从50%下调至35%;欧盟受能源安全焦虑加剧影响,德国联邦议院否决《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035年100%绿电目标落空),转而通过《煤电应急法案》延长12座燃煤电厂运营至2038年,荷兰批准新建4座LNG接收站并放宽天然气田开采限制;英国将燃气锅炉淘汰期限从2035年延至2040年,同步削减电动汽车购置补贴;澳大利亚发布《关键矿产战略》大幅放宽煤矿审批,2024年煤炭出口量逆势增长8.2%,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跌至能源总预算的19%。这种集体性政策倒退已产生连锁反应——全球碳价体系出现割裂,发展中国家清洁技术引进进程延缓,国际气候治理陷入“高承诺-低执行”的信任危机。深层次矛盾在于,碳中和目标与短期经济利益的结构性冲突在能源通胀周期中被急剧放大,政治短视正侵蚀《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奠定的多边协作
根基。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