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超快激光器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pdf

摘要超快激光器是指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更短的激光器,主要包括皮秒和飞秒激光器。该行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多学科领域,且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也高。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超快激光器市场需求广泛,将加速对传统加工技术的替代。中国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激光产业发展,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未来,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和配套产业发展将助推激光器产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行业定义
超快激光器是指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更短的激光器。相对纳秒激光器,超快激光器脉冲持续时间极短,瞬时功率极高,能量聚焦到极小的空间行业分类区域且不受脉冲重复频率和平均功率影响,光束质量持续稳定。目前超快激光器主要包括皮秒激光器和飞秒激光器,以飞秒激光为代表的超快服冲激光技术是全球前沿激光技术之一。随着超快激光器生产工艺逐渐成熟,成本逐渐下降,未来有望广泛的应用于医疗生物、航空航天、消费申子、照明显示、能源环境、精密机械等下游行业。
超快激光器行业按照输出激光的脉宽不同,可分为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基于激光脉宽的分类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皮秒激光器激光脉冲持续时间为10的-12次方秒的一种超快激光器。飞秒激光器激光脉冲持续时间为10的-15次方秒的一种超快激光器。|行业特征
超快激光器的行业特征包括技术壁垒高、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高、市场需求广泛。
①技术壁垒高
激光器是激光加工产业的核心器件,是高端激光加工装备的“芯片”。激光器系统综合了光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字图像处理、精密光学设计、视觉图像处理、运动控制、光材料作用机理等多学科领域,属于高端光电技术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同时,激光器种类较多,应用领域广泛,单一市场规模不大,只有掌握多种激光器生产技术和应用工艺的生产商才具有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抬高行业进入门槛。
2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高
激光器是下游激光装备的关键部件,设备制造商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一般会对激光器的性能指标、运行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提出较高的要求,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过往的销售业绩、稳定的运行记录、良好的加工效果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等都是形成稳定客户资源的前提,而这些条件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因此,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构成本行业的进入壁垒。随着国内激光行业的快速发展,光束质量好、产品一致性高、质量可靠稳定的激光器和激光设备生产商逐步与下游客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新的竞争对手难以轻易对其产生替代效应,无法快速进入客户的产业链,形成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
3市场需求广泛
激光器是激光加工装备的核心部件,激光器技术水平成为影响激光加工装备的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微加工激光器将保持向更短波长、更窄脉宽、更高功率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微加工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超快激光器将凭借其窄脉宽、超精超微”冷加工”的特点,在精细微加工领域获得更多应用,规模化市场应用的步伐将会加快。
发展历程
1960年,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标志着中国激光器市场开始萌芽,20世纪60年代中期,红宝石激光锁模和钕玻璃激光锁模的发展,开启皮秒时域的皮秒现象研究,1976年在宽带可调染料激光介质体系运用可饱和染料吸收体首次实现亚皮和的超短激光脉中输出。1980年代,CPA(啁歌)技术的发明,使脉冲激光器突破脉冲峰值功率的瓶颈,脉冲激光真正进入超快激光的时代。200年,以皮秒和飞秒激光器为代表的超快激光开始技术应用,2020年中国超快激光器迎来真正意义的爆发,全年出货量增长近一倍。
萌芽期·1960-01-01~1979-01-01
1960年,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调Q技术在红宝石激光器上首次实现脉冲宽度为几十纳秒的短激光脉冲输出,激光脉冲的脉宽甚至被缩短到10纳秒;1964年发展的相位锁定技术,将激光器各自独立振荡的多纵模型形成时间有序,锁模技术首次在氦氖激光器上实现主动锁模的纳秒级激光脉冲输出;1966年,在铷玻璃激光器上首次实现皮秒级的激光脉冲输出;1976年,在宽带可调染料激光介质体系运用可饱和染料吸收体首次实现亚皮秒的超短激光脉冲输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红宝石激光锁模和钕玻璃激光锁模的发展,开启皮秒时域的皮秒现象研究,1976年在宽带可调染料激光介质体系运用可饱和染料吸收体首次实现亚皮秒的超短激光脉冲输出。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