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上複雜地缘政治,貿易保護主羲等挑戰·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自不能獨善其身,面對不少外來衝撃·近日,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新政府上場或對全球金融市場带來不確定性·同時為香港的未來經濟發展,尤其外貿前景添上更多不明朗因素。
香港經濟向來有獨特的産業結構·較集中四大傅統支柱行業,包括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専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過去多年持續貢獻香港超過五成的本地生産總值(GDP);截至2022年,行業共有1,449800就業人口¹。然而·近年國際投資環境改燮,令支柱産業的金融業承受壓力,相關的行業亦受到牵連²·特區政府雖自2009年起推動六項優势産業為香港的新經濟引擎·然現時佔GDP比重不足10%,經濟結構至今未有顯著改變·儘管香港現時經濟録得温和增長,第三季本地生産總值按年增長只有1.8%3,可以預視,若香港继續依靠過往的增長模式,以及現時的産業結構·将不足以支撐長速發展,香港急需尋找新方向及經湾增長點。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多次公開場合中呼應國家改革求變的理念,指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各界都要識變、求燮·推動産業升級轉型⁴·事實上,香港經歷過多次産業結構的轉型,發展成為今日的國際大都會·適時的轉型,是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歷程。
在國家的發展策略下,特區政府近年亦正積極融入国家發展大局,發揮作為聯通世界角色,参與及推動粤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建設和一带一路」等國家戰略,以及鞏固和落實「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5,冀為香港開闢新領域,新機遇;當中人才發揮著健作用·莫不與人力資源培育息息相關·
青年是推動社會及經清長速發展的引擎,是重要的人力資源。面對經濟轉型和高度競爭的環境下,青年對香港經濟的前景和信心如何?置身經濟轉型下的香港,對經濟發展策略的看法,以及個人職涯的規劃和準備·均為社會刻下值得關注的課题。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将透過實地問卷調查、青年個案·以及專家和學者訪問,了解在職青年對香港經濟前景的信心·尤其對於步向經濟轉型下的就業趨勢,盼就社會各界如何協助青年為個人事業和發展作出更好規劃和凖備·以應對經濟轉型,提供方向及建議。
主要結果
1.全球經濟環境轉燮,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面對内外不少挑戰·八成半受訪青年同意香港經濟需要燮革,六成對就業前景表達不同程度的擔憂。然隨産業結構變化、人力資源短缺與滞後等問题,香港經濟能否成功轉型,關鍵在於人才。
2.儘管受訪青年對香港未来經濟環境不太樂觀·逾八成受訪青年仍會選擇留港發展。本港青年為經濟長速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本,特區政府宜以更積極策略培育本地人才,正視他們技能提升的需要。
3.受訪青年意識到經濟環境的變化·逾八成同意面對經濟的不確定性,改變就業航道在所難免;然而若置身的行業需要配合轉型時,卻未必採取實際行動,意識和行動出現落差;其中不了解轉型方向是重要原因。
4.香港經濟發展面臨樽頭,尋找新方向和擁抱樾會是關鍵。受訪青年認同特區政府近期經濟政策,但關注經濟長遠發展及事業能否受惠。青年如何把握經濟轉型的機遇,開拓個人就業空間,值得進一步關注。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