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有趣之处,就是在经历某个偶然瞬间时,并不知道此刻的蝴蝶效应,会带来后续怎样的变化。人生的美妙之处,也在于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人受益终身。比如,2010年的一瞬选择让我踏入了业务建模驱动的企业架构的世界。
当时,我作为某国有大行的大型规划项目经理,被老板叫回公司面见两位外国专家,要求我选择其中一位,带回项目组做总架构师。一位是德国老专家,满头白发是丰富经验的直接证明,德国式严谨与他本人的高谈雄辩相得益彰。另一位则略显年轻,来自韩国,谈起自己的方法论和案例时神采飞扬,尽显他的睿智和热忱。最终,我选择了后者,也就是如今誉满业界的“大叔”llman先生。回首再看这个做决策的偶然瞬间,背后也带着某种必然——我在这套方法论中感受到了通过逻辑推导逐步看清事物本质的快乐。这种厘清事物内部联系和内在规则、解构事物本质、抽象共性特征的渐进过程,与我的兴趣点不谋而合。
全观企架:平等与融合
在初识之后,我相继参与了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采用建模方法实施的企业架构项目。自己也从“小学生”和“学徒”状态,慢慢地变成能主导项目的角色,逐渐地,我既能从企业的“一隅”看到“全貌”,也能从“高空”俯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常有些问题被提及,企业级建模是复杂性工程,需要部门协作,怎样平衡各方的诉求?或者说,应该由谁来主导企业架构,是IT还是业务,是部门驱动还是领导驱动?
在我的理解看来,企业架构是很讲究平等的。企业架构中的每个元素发挥的作用是平等的;项目开展过程中,每个参与的部门对于企业架构来说也都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每个企业都是需要这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