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 (简称《通知》),似乎预示中国的城市更新将迎来新的变化和趋势。但而后疫情的反复扰动和中国房地产行业陷入调整的状况令各地城市更新的进程受到拖累。进入2023年,疫情雾霾散去,经济生活重回正轨,城市更新何去何从,《通知》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趋势再度引发关注和讨论。
回望过去几年,从国家层面发布政策到各地相继落实并出台政策规划,以及从近年来各地政府及更新主体在“有机更新”、“微改造”、 “商业活化”等方面的积极实践中,我们看到中国的城市更新正由最初的“粗放式推进”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也促进城市更新向新的阶段迈进。
而前一阶段,在各地城市更新持续深化的同时,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伴随着大拆大建及过分聚焦经济收益而产生了不少问题:拆除老建筑、搬迁居民、砍伐古树,破坏城市原有的肌理与沉淀;同时大面积拆除重建带来的中高端商品住房取代了原本老旧的城中村、住宅区,也变相抬高城市中的居住成本,挤压低收入者的居住空间,进而衍生新的城市问题。在此背景下,《通知》要求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提倡分类审慎处置既有建筑,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旨在规避前阶段城市更新衍生的问题而推动中国的城市
更新的优化发展。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未来,中国的城市更新将不再倚重于大规模拆除重建带来的换新效果,而更在乎对城市持续发展、环境宜居、多元文化包容性的关注并实现渐进式焕新。城市更新还将更加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坚持“留改拆”并举,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注重提升功能,补齐城市短板,增强城市活力。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