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中资银行海外信贷业务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表现及分析.pdf

“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有助于填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资金缺口,帮助实现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也为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空间。研究表明,要实现将全球温度提升控制在平均2℃之内,2018-2030 年“一带一路”沿线在能源、交通、建筑和工业四个产业的绿色投资需求为12 万亿美元。截至2017 年6 月末,国内21 家主要银行采用国际惯例或国际标准的境外项目贷款余额为371.76 亿元人民币,海外项目贷款的绿色化规模仍十分有限。

“一带一路”国家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条件脆弱,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随着中资银行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参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投资,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密切关注。为此,项目联合课题组开展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研究,旨在识别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海外业务的环境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为主要利益相关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生态环境部都针对中资机构境外投资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制定了政策,主要要求海外投资严格遵守东道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也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采取高于合规的环境风险全流程管理、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加强信息披露、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但该类高于合规的要求不具备强制性,也尚无支持工具或成体系的实施细则予以指引,缺少相应的落实监督。

银行在开展海外业务时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

(1)风险审查重点在项目环境和社会的合规性,轻视社会许可;

(2) 中资银行专业人士多为金融背景,也较少与外资银行以及国际多边机构

合作、参与国际银团贷款,海外环境和社会风险全面管理能力与经验不足;

(3)缺乏与利益相关方的必要沟通和交流,互动渠道薄弱,信息披露有限。

基于以上问题与挑战,项目联合课题组对中资银行海外投资提出如下建议:

(1) 提高自身识别项目社会和环境风险的能力;

(2) 主动加强同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3) 建立或健全合规和问责框架与机制;

(4) 压缩高碳行业占比,支持低碳绿色产业发展;

(5) 政策性银行应更好发挥其导向作用。

在这过程中,作为中资银行海外业务中的重要利益相关方,NGO 可以在以下方面提供支持,帮助中资银行提升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助力“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

(1) 识别和整理国别环境和社会风险信息;

(2) 推动监管提升中资银行海外投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标准和要求;

(3) 提升银行业识别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能力;

(4) 搭建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平台;

(5) 推动中资银行海外业务信息披露;

(6) 推动海外投资绿色产业目录及相关筛选标准出台;

(7) 探索商业保险在中资银行海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8)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保政策的完善与落实,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查阅下载3万+精选资料,年享1万+精选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