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车载智能终端市场分析报告.pdf

车载智能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从产业结构看,相比ICT 产业,传统汽车制造业生态相对封闭,构成了以整车厂、一级供应商、次级供应商为主的垂直产业链。随着可提供诸如V2X、碰撞预警、盲点监测等功能的新兴企业开始加入到车企的一级、次级供应商名单中,一些ICT 企业开始向汽车产业进驻,此外,在传统汽车垂直产业体系中位居上游的一些诸如芯片企业、车载显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重要性日益显著,并开始向车企的次级、乃至一级供应商地位跃升。从发展趋势看,传感器、操作系统等厂商推动了汽车智能程度的提升,而网络运营商、路侧单元设备商等加速了汽车网联化的进程。从参与主体看,车联网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影响表现为参与主体数量增加与影响扩大,一方面是更多的消费类电子企业和互联网车企加入到汽车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和OEM 企业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是汽车电子和软件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为传统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带来影响。

智能网联汽车次级供应商重要性与日俱增,有望打破一级供应商产业生态地位。在汽车微电子方面,人工智能算法在环境感知和智能决策中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技术,由此带来的海量卷积计算使得计算平台重要性日益提高。目前主流5的计算平台以CPU 和GPU 平台为主。CPU 方面,Intel 主导CPU+FPGA 的计算平台方案,通过收购Altera 和Mobileye,迅速掌握基于FPGA 的并行计算的硬件设计能力以及ADAS 的视觉技术方案。GPU 方面,英伟达凭借GPU 在深度学习算法上的良好表现,从2015 年起陆续发布Drive CX、PX1、PX2Parker、PX Xavier 和PX Pegasus 自动驾驶平台,处理器架构、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在汽车光电子方面,车载屏幕的市场规模迅速提升,随着高出货量下的成本控制的考量以及更直接的技术支持推动,促使整车厂越过Tier1 直接向屏幕厂商采购。在中控屏幕方面,Tier1 厂商的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大部分低于10%,Tier2 厂商以LG、友达、夏普、群创、JDI、华映为主,份额较为平均;在仪表盘方面,大陆、伟世通和电装位居Tier1 厂商的市场份额前三名,Tier2 厂商中JDI市场份额最高为29%。

全球汽车产业增速放缓,汽车电子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罗兰贝格的《2018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预测,2018 年全球轻型车产量达到0.95 亿辆,同比增长1%,2012-2017 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汽车产业增速开始放缓,而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营收在2018 年有望增长3%。其中,汽车电子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据StrategyAnalytics 预测,2018 年全球汽车电子总销售额将接近3 千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 ,增速水平高于汽车零部件及整体汽车产业增速。在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下,汽车电子以智能化、网联化、安全性和大功率为主要发展方向,汽车电子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汽车电子成为提升驾乘体验主要方式。辅助驾驶、语音交互、车载视频、车辆联网等新型驾乘体验直接依赖于传感器、车载屏幕、计算平台、车载通信等汽车电子的使用,汽车功能的发展已经从较为成熟的发动机、底盘等传统零部件转移至汽车电子中。随着消费类电子企业加速向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渗透,高端车型的智能化功能正在加速向中低端车型转化,与之而来的是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的比例逐渐上升,在普通车型中占比约为25%,未来将提升至50%以上。

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汽车电子技术的持续演进。智能化方面,主要依赖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对CMOS 传感器、MEMS 传感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及车载计算平台等提出大量需求。比如,自动驾驶不同阶段汽车电子的渗透率也将呈现结构性的变化,L1 阶段主要为摄像头和算法芯片,L2 阶段主要引入毫米波雷达和控制执行端升级,L3 和L4 阶段将核心引入激光雷达、V2X、人机交互、高精地图等。网联化方面,需要加快LTE-V2X 芯片和模组的量产装配,以及路侧单元和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车载芯片正从功能集成、板级集成向芯片级集成发展。从架构上看,汽车芯片由传统CPU、GPU、FPGA 向着ASIC 专用芯片架构发展,并且异构计算趋势不断显著。功能集成方案是软硬件架构搭建、协同算法测试等工作的有力支撑,但由于成本、功耗等因素,不是车载计算平台的最终方案,板级集成方案是中短期过渡方案,采用所有主流芯片均是国外芯片,无法完全自主可控,提前布局芯片集成方案占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战略制高点。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查阅下载3万+精选资料,年享1万+精选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