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进入新阶段,普华永道认为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与地方国资力量一道,作为乡村振兴的两支主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五年砥砺奋进,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与乡村振兴战略在内涵上紧密相连,在进程上高度匹配。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目前我国仍有6亿人口在农村地区,即使基本实现城镇化,预计到2035年农村常住人口仍在4亿人左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主要工作就在农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通过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的发展效益,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实现稳定增收,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农业文明正是中华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总书记在2022年海南考察中提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即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挖掘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应对全球危机角度来看,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维护社会稳定是和平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最新印发的指导性文件精神,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强化组织力量、保持资金投入,在乡村产业振兴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具体来说,中央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主要涉及产业引领、消费帮扶和乡村建设三大领域。
从产业引领来看,中央企业将重点在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农机装备研发推广等领域持续精准发力,进一步发挥基金作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从消费帮扶来看,中央企业强调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打通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增强重点帮扶地区涉农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乡村建设来看,中央企业依托自身优势,聚焦农业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帮扶工作。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