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正加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文件,将“算力与电力协同”“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列为重点任务。在这一政策导向与发展需求下,全国多地涌现出如源网荷储一体化算力中心、算力电力优化调度项目等创新实践,不断丰富算电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纵深发展,算力产业发展方阵和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起“算力电力协同创新推进计划”,组织开展了本次算力电力协同典型案例征集。
经过初步审核、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12个项目入选典型案例(排名不分先后,按项目名称拼音首字母排序)。入选项目包括面向算力与电力协同的综合规划、建设和运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等多种领域,涵盖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充分展示了算电协同领域的产业现状和应用效果,将有效推动算力与电力两大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本《算力电力协同典型案例集》于2025年1月发布后获业界广泛认
可,该案例集系统呈现了算电协同领域的实践成果,有效推动了领域内的交流合作。我们还于2025年5月发布了《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聚焦算电协同的发展背景、内涵目标、机遇挑战、关键举措等研究内容,进一步厘清了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方向。鉴于首本案例集的良好反响与行业对实践案例的持续需求,我们继续推出了第二本案例集:《算力电力协同典型案例集(2025)》,本案例集旨在为业界展现当前算力电力协同领域典型的发展举措与实践案例。本案例集中的项目简介、创新点和应用效果由申报单位整理提供,案例集已获得各项目授权。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中国信通院研究团队:dceco@caict.ac.cn或wangyue2@caict.ac.cn。
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案例集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算力电力协同典型案例集(2025)》”。
项目简介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是“东数西算”工程中算电协同的典型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39.0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于2024年8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投运;二期、三期于2025年11月开工,2026年10月投运。
项目整体规划构建“全类型”新能源供给体系,总规模86万千瓦,包括71万千瓦风电、15万千瓦光伏,配套18.98万千瓦/75.92万千瓦时储能系统。项目建成后可承载19.5万个标准机架(2.5千瓦),算力规模达5.7万P,年用电量38.21亿千瓦时,电能全年利用效率(PUE)平均1.19,绿电直供占比50.2%,交易绿电占比29.8%,配套新能源利用率达92%,形成“新能源发电-电网配套-算力负荷”一体化协同模式,助力内蒙古枢纽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降低30%以上能源供应成本与年总能耗。
创新点
1.“全类型”新能源供给体系创新
项目构建涵盖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的“全类型”新能源供给体系,实现86万千瓦新能源与47.67万千瓦数据中心负荷的协同匹配。通过分期建设
(一期36万千瓦、二期30万千瓦、三期20万千瓦),配套不同规模储能系统(65MW/260MWh至50MW/200MWh),形成“多能互补、梯次开发”的供能模式,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绿电,解决新能源间歇性问题,提升供电可靠性。
2.算电协同调控技术创新
研发算电协同调控方案,融合负荷与新能源功率预测、一体化智慧调控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中心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发电的动态匹配,算力负荷柔性调节能力达20%,柴发、储能、空调等辅助系统调节能力显著,可根据电网供需情况实时调整用电策略,提升电网稳定性与新能源消纳效率,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