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28日我们组织了2025年秋季策略会,在医药论坛《百花齐放,创新药出海新热点》上,与会嘉宾重申了对国产创新药出海趋势的积极预期,并展望潜在热点赛道如自免、肿瘤ADC、代谢等。
核心亮点:
1、国产创新药BD高速增长,热点品类有望扩散:1)趋势上,年初至今,国产创新药已达成对外授权83项(+57%yoy,24年全年92项),涉及总金额845.31亿美元(+185%yoy,24年全年488.13亿美元)、首付款43.21亿美元(+165%yoy,24年全年40.47亿美元)。2)方向上,除引领热潮的肿瘤双抗外,自免、肿瘤ADC、代谢等国产创新药出海有望百花齐放。
2、方向一:自免。自免领域已诞生一系列百亿美元级大单品,但进一步的治疗需求仍有待满足。自免药物可能的升级方向包括靶点联合(如联用、多靶点)、长效化、口服(如环肽)等,以突破现有单抗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天花板。国产创新药在双抗等潜在下一代自免大单品上的研发进度位列全球第一梯队,部分前沿靶点具备全球独家性,有望孕育下一BD核心赛道。
3、方向二:ADC。IO+ADC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共识方向,因此在肿瘤双抗的BD热潮下,同步升级ADC管线或为必选项。我们看好国产ADC再掀BD热潮:1)历史交易来看,ADC历来是国产创新药BD的强势领域,重磅交易层出不穷,MNC对国产ADC资产的认可度高;2)管线布局来看,在ADC迭代升级的新方向上,如新靶点、新载荷、双靶点、双载荷等,均已有国产管线抢先布局,可以较好地满足MNC差异化的管线布局需求。
4、方向三:代谢。GLP-1类药物已展现其市场潜力(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但竞争格局尚未定型(除礼来、诺和诺德外,MNC大多尚处研发早期甚至并无布局)。因此,沿长效化、小分子、多靶点、联用方案和适应症拓展等研发方向,更多重磅交易有望达成。其中,基于高研发效率和性价比,国产创新药有望为MNC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选择。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研发失败风险;海外市场药品政策风险。
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热潮延续,大有可为
2025年全球创新药BD春风又起,国产创新药BD出海金额翻倍式增长。截至8月27日,全球创新药达成BD交易数量540项(+24%yoy),披露总金额达1634.10亿美元(+73%yoy),除中国外的其他区域对外BD交易数量和金额亦重回小幅增长。同期,国产创新药达成license out交易数量83项(+57%yoy,2024年全年92项),披露总金额达845.31亿美元(+185%yoy,2024年全年488.13亿美元),是全球创新药BD授权方中的绝对主力。
国产创新药在全球BD中占比提升、重磅频出,有望成为MNC研发管线的重要组成。截至8月27日,2025年国产创新药BD出海在全球创新药BD中的项目数量占比超过15%(2019/2024年3/13%),披露总金额占比超过50%(2019/2024年1/28%)。同期,国产创新药达成重磅BD出海交易17笔(2019/2024年全年0/21项;重磅交易界定标准为总金额10亿美元以上,或首付款2亿美元以上),在全球创新药BD重磅项目中占比提升至35%(2019/2024年0/31%)。中国创新药项目的价值重估已经在出海交易层面启动,且随着研发推进,达成对外授权的国产创新药有望陆续登上商业化舞台、分享海外市场收益。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