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大学生就业供需洞察报告.pdf(1)

数据分析:
1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6年到2025年,中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都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从765万人增至1222万人,反映出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2阶段增长差异:2016-2020年期间,毕业生人数每年增加的幅度相对较为平稳,平均每年增加约几十万人。而2021-2022年增长幅度增大,2022年相比2021年增加了167万人,2023年相比2022年增加了82万人,2024-2025年又分别增加了21万人和43万人,近几年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原因分析:
1.适龄人口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高等教育适龄年龄的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或路有增长,为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提供了基础。
2.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包括普遇高校本科和研究生的扩招。如从2020年开始,为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所扩大,这使得更多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延迟进入就业市场,也导致了后续年份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
3.社会对学历重视程度提升: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岗位对学历的门槛有所堤高。这促使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进而增加了研究生等高学历毕业生的人数,也从整体上推高了应届毕业生的总量。
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三除了传婉的普遇高校毕业生外,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做出了贡献。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职、高职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如通过专升本等途径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这也使得应届毕业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中,工学以32万人居首,管理学14万、医学10万次之,其余学科人数依次递减。总体呈现工学与部分传统实用学科占比较高,而部分人文学科及小众学科占比较低的特点。
这一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工学对应着国家工业与技术发展对大量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可投身制造业、互联网等热门行业。管理学、医学等学科也因社会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人才|缺口而招生规模较大。而军学、哲学等学科因就业渠道窄、对口岗位少,招生计划人数相对较少。
与2021年本科生毕业专业分布相比,可以看到除了工学和管理学依然招生计划较高外,其他学科门类都朝着更加应用型和经济重点发展领域发展,可以看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也更趋向市场化导向,为应届生做出更好的专业能力培养。理工农医类统考招生计划共51.4万人,占总计划人数的58.87%,接近六成。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