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周期的算力“硬通货”——解码数据中心投资
2025年7月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算力需求爆发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R1正式发布并同步开源。中国大模型能力的突破以及部署成本大幅下降催生人工智能(Al)应用在各领域迅速涌现,2025年成为智能体(AIAgent)的元年。
在此推动下,算力需求增长态势强劲。根据IDC的测算,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将达到1,037.3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至2028年,这一规模有望实现168%的大幅增长。
作为算力的物理载体,数据中心也将随之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近期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表示将加大2025年资本投入力度,并均将重点投资方向锚定在云基础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从已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CBRE预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家企业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规模超过2300亿元,为2024年的1.5倍。
科智咨询报告2指出,2025-2029年期间,中国整体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在资本市场上,新近获批的两只数据中心公募REIT的网下拟认购倍数均超过160倍。数据中心的投资热度正在快速上升,并有望成为十五五期间中国商业地产投资的新星。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趋势
集约化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八个地区同步获批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一战略布局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为当前形成的数据中心分布奠定基础。
基于金融交易处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推理等主要需求类型的低时延要求,京津冀、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仍是承接实时性算力需求的核心区域。而宁夏、贵州等西部枢纽依托广袤土地、充足清洁能源,主攻数据存储、离线分析、大模型训练等非实时任务,并通过高效数据传输通道实现东西部算力资源的协同互补。
绿色化
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需求为15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中国石化《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预测,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将达到5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3%。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翻倍,低碳转型成为数据中心行业不可回避的发展方向。
2024年7月,《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5以下,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PUE不得高于1.2;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各地方政府也相继针对能耗指标提出不同要求及行动方案。以北京为例,自2026年起,将对PUE值高于1.35的数据中心征收差别电价。深圳也明确表示将逐步改造或淘汰PUE高于1.4的“老旧小散”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绿色化的驱动力还来自于需求端日益提升的ESG要求。阿里巴巴2024年ESG报告披露当前阿里云租赁数据中心PUE为1.269,且在广东省已有六个租赁数据中心100%使用清洁电力。未来,以阿里云、腾讯云及字节跳动为代表的头部算力需求方均明确表示将在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供给。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