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23年初解除新冠疫情限制后,中国2024年整体经济呈现出喜忧参半的态势,既展现出增长与复苏的迹象,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和不确定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GDP初步核算结果,按不变价格计算,2024年的GDP总量达到134.9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达到9.14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3%,达到49.21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0%,达到76.56万亿元。分季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3%,第二季度增长4.7%,第三季度增长4.6%,
第四季度增长5.4%。按季环比,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上一季度
增长1.6%。尽管中国在2024年以5%的增长率实现了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目标,但诸如消费者信心和投资意愿低迷、通缩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房地产行业放缓以及青年失业率高企等挑战,共同导致了经济形势的复杂局面。
然而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民间资本犹如破冰之舟,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遇的交互作用下展现出独特活力。面对消费与投资的双重承压,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绿色产业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凭借民间资本的敏锐触角率先突围——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经济贡献率突破65%,市场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持续攀升至92%。这种由下而上的创新驱动,不仅催生出跨境电商、银发经济等万亿级赛道,更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微企业,使市场机体的毛细血管在逆风中愈发强韧。当传统增长引擎换挡之际,民间资本正以灵活的市场响应机制重构增长体系。
大唐领域控股作为一家多元化产业投资机构,始终秉持国家战略导向,专注于投资矿产、优质资产、军工、新材料、AI等优秀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成长性企业构建价值赋能体系。我们的核心战略逻辑立足于产业链价值重构,以聚势赋能、精准施策为路径,以创新驱动、协同共赢为内核,通过资本运作、智库赋能、资源整合、杠杆撬动四大维度,构建产业链生态闭环,实现企业价值重塑与能效倍增,最终达成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协同进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战略谋划交汇的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联储货币政策波动、能源供应链重构、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等多重挑战,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显著攀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以占比超92%的市场主体地位,贡献着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成为抵御外部冲击、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随着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其“投资融资促进”专章通过强化民企参与国家战略的法治化保障、完善多层次融资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巩固了民营经济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大唐领域控股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复杂国际局势与国内政策机遇的交织中,依托“一带一路”陆路枢纽的区位优势,以全产业化、多元化格局加速资本投入,助力民营企业破局发展。面对全球供应链成本激增与跨境融资壁垒,企业紧扣《民营经济促进法》导向,通过“内、外双循环”协同机制,为民营资本注入新动能;聚焦国家战略领域,扩大对半导体、新能源等“卡脖子”技术的专项资金规模,联动北交所“专精特新专板”优化退出路径;强化产融结合,搭建覆盖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以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工具破解民企“轻资产融资难”痛点;深化区域辐射,立足西安西部大开发核心前沿地位,通过“资本控股+产业运营”模式推动矿产绿色开发、城市更新项目,并借助REITs证券化提升资产流动性,提升民企抗风险能力,同时以数字化招商平台链接“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助力民营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以“投资报国”的实践为西安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支撑。
在此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大唐领域控股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全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投资管理企业,立足西安、扎根西北、辐射全国,秉持“务实、创新、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坚持“投资改变中国”的奋斗信念,以“投资爱国、投资报国、投资强国”为己任,以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内、外双循环”、“传统、创新双驱动”与合作伙伴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中携手共进,谱写新时代产融结合的实践篇章。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