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Hustwit于2007年拍摄了字体设计纪录片《传奇字体Helvetica》,影片开始约一分半钟的一句台词为整部纪录片莫定了基调。聚焦于排版师一丝不苟排选字模的情景,或穿梭在时代广场热阔喧嚣的人群中的镜头,突然切换对准了一个坐在木桌旁的男人。设计评论家Rick Poynor身着朴素短袖,戴着金属眼镜,说
出了影片的第一句话:“字体永远在对我们诉说着什么。”
尽管Hustwit主要是利用这一结论去讲述Helvetica的故事,但Poynor的观点是具有普适性的。2024年,字体又将对我们诉说些什么呢?
在过去的一年里,蒙纳为回应这一问题付出了诸多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我们所欣赏的设计实践,整理能够反映这个万千世界的字体设计范例。我们一年一度的字体趋势报告是一场为字体喝彩的盛会,也提醒着我们沉下心来反思:这些作品传达了什么?设计师们希望表达怎样的观点?影片中,Poynor解释了字体如何传达特定的情绪氛围,井谈到字体赋予文字某种色彩的能力。他总结道,字体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诸如世界的现状以及我们的期待。作为设计师,我们都有着通过作品进行交流或反思的渴望。因此,问题再次浮现:字体正对我们当下的生活诉说着什么?
在揭晓新一年的字体趋势前,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2023年度蒙纳字体趋势报告》发布以来的种种动态。过去一年里,生成式人工智能(AlGC)技术莲勃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对本地化、手作感和个性化的审美重湖。战争与大规模的流离失所,也使得年轻一代相信社会行动和社区组织能够带来富有意义的改变。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流媒体平台和数字体验的提升继续将我们的生活引向线上,但碧昂斯“文艺复兴世界巡回演唱会“和秦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等的大获成功,也提醒着我们始终需要分享现实体验。与此同时,《奥本海默》与《芭比》的“正面对决”,也在90年代垃圾掘滚(Grunge)的复古美学回溯中找到了对应点。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