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行业系列报告之一:城区NOA快速落地,产业迎来“iPhone4时刻”.pdf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总体要求)》
2018/6/15
针对车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需要,加快共性基础标准制定,加紧研制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相关标准,车载电子产品关键技术标准、无线通信关键技
术标准、面向车联网产业应用的5G eV2X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第一阶段,到2020年,将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
2018/12/28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第二阶段,2020年后,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将
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
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020/2/10
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关于促进道略交通自动驾
1.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完善测试评价方法和测试技术体系。3.研究派行交通监测和管控方法。4持续推进行业科研能力建设。5.加强基础设施智能
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
2020/12/20
化发展规划研究。6.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7.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载货运输服务。8.稳步推动自动驾驶客运出行服务。9.鼓励自动驾驶新业态发展。
见》
10.强化安全风险防控。11.加快营造良好政策环境。12.持续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
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2021/7/27
在道路测试基础上增加示范应用相关内容,允许经过一定时间或里程道路测式、安全可靠的车辆开展载人载物示范应用,并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范
国扩展到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区域;提出了测试主体的单位性质、业务范畴、事故赔偿能力、测试评价规程、远程监控能力、事件分
析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及符合法律法规8个方面的要求,示范应用主体需额外具备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运营业务能力。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
发展规划钢要(2021—
2035年)》
2022/3/25
促进道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融合感知、车路信息交互、高精度时空报务、智能计算平台、感知一决策一控制功能在线进化等技术,推动自
动驾驶、辅助驾驶在道路货运、城市配送、城市公交的推广应用。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2023版)》
2023/7/26
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到2030年,全面
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则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核订13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
制.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李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惨订,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
2023/11/17
知》■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正高速成长,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高速增长。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约25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6.1%。2022年,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市场规模已达2894亿元。据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
■L2+辅助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已达40%+。23年年底,L2+辅助驾驶渗透率较年初的35.3%提升至40.8%。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