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到达发展奇点:全球又进入新一轮科技涌现期,Al助力下海外人形机器人研发不断迭代更新,同时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也迅速发展,小米、优必选、达闼、追觅、宇数、智元、伊艾克斯、博实股份(排名不分先后)等多家优秀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始不断涌现。
运控算法迭代,机器人走好第一步:谷歌deep mind团队推出RT-2,李飞飞团队开发具身智能等系列运控算法推陈出新,大模型、深度学习等前沿内容逐步深入机器人运控算法。多模态大模型主力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硬件设计方案与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电机、减速器方案,传感器方案、外观结构方案多样化,根据应用场景与应用需求不断调整。
风险提示:1)机器人新产品研发及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特斯拉
Tesla Bot人形机器人“紫天性”(Optimus)全新型号结合A技术,具有极强算力的DOJO D1超级计算
机芯片,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算力高达9PFLOPs。
不仅会模仿人类动作,还可以完成物品分类、抓力控制等更复杂的任务。
优必选
具有41个高性能伺服驱动关节,面部160°环绕4.6K高清双柔性曲面屏,灵动酷炫的四维灯语体系;配备便捷
Walker X身高130cm、体重63kg,能够进行类人步态行走,最高时速为3km/h;机器人实现
可拆卸电池。
了“模块化”;
达闼
达闼人形双足机器人XR4“七仙女”搭载海春云端大脑探作系统,集成了多模态大模型RobortGPT,创新性
的引入了并联驱动结构的智能柔性关节技术。
具备多模态融合感知、认知、决策和行为生成能力,实现高性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平衡
站立、优美步态、灵巧双臂和双手操作。
宇树
宇树通用人形机器人H1整身拥有19个自由度,行走姿态轻盈稳健,尤为突出的H1腿部关节电机部分,峰值
宇树通用人形机器人H1采用轻量化材料设计,专门为H1人形机器人设计了扭矩密度更高的
扭矩达到了360N-m,并且配合中空轴线和双编码器。
M107关节电机。
智元
人形双足机器人远征A1全身49个自由度。自研的Power Fow使用准直驱关节方案,搭配高力矩透明度行星
远征A1身高175cm,重量53kg,最高步速可达7km/h,在双足行走、智能任务、人机互动等
减速器、共轭同轴双编码器、一体液冷循环散热系统,以及自研的矢量控制区动器,峰值扭矩超过350NM,
领域展现出业界领先的能力。
而重量仅为1.6KG.
追觅
追现自研伺服电机内含60多个零件,集成了电机、驱动器、减速器及双编码器,最大输出力矩可达32Nm,
最大转速220RPM,力矩带宽>1kHz。
突破SLAM、ToF激光雷达、结构光等算法核心技术,增强了场景识别和语义理解能力。
EX Robots
机器人涉及仿真皮肤、机械结构、柔性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等多项研发,是未来应用于远程
教学、直描等场景的雏形。
博实股份
傅利叶
小米
目前计划核心零部件自主完成,已有很好的技术储备。
傅利叶智能在康复机器人领域的产品矩阵已经基本成型。
CyberOne全身13个关节,21个自由度;具有自主研发的MiA|环境语义识别引挚和MiAl语音情感识别引擎,
“CyberOne”高1.77米,重52kg.
配备Mi-Sense深度视觉模块;面部的曲面OLED模块可以显示实时交互信息。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