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东盟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自然资源丰富,正处于人口红利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2002年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目前,中国一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完成,预计将有力推动双方产供链深度融合,促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盟是中国陆海相连的亲密近邻,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伙伴。东盟国家是不少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目的地,越南、菲律宾和泰国凭借成本优势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投资的热土,新加坡持续吸引中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柬埔寨和缅甸等新兴市场正释放基建红利。
本报告是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出海”系列研究报告的第二篇区域概览报告,内容涵盖东盟十个国家的经济形势、贸易和投资、产业机遇、税收概览以及投资风险等领域。
希望本报告为有志于投资东盟地区的企业提供参考。同时,诚挚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本系列报告日臻完善,持续为每一位开拓者赋能添翼。东盟自1967年8月在泰国成立以来,不断推进一体化进程。根据最新发布的《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东盟将通过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其中,经济共同体战略将进一步加强东盟内部货物贸易往来,使东盟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东盟进出口贸易发达,同时还是全球外商投资的重要流入地。2024年东盟FDI流入量达到2,250亿美元,约占世界的15%,同比增长约10%,远高于全球3.7%的增速。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密切。东盟已连续五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则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达到了343.6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占全部投资流量的18%,同比增幅高达36.8%,远高于整体8.4%的增速,超过6,500家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兴业。
制造业是东盟的第一大产业,占其GDP比重接近四分之一。批发零售贸易及汽车、摩托车修理业以及农林渔业在东盟也拥有重要地位。东盟还拥有丰富的锡、镍和石油等战略资源。
研究显示,制造业、清洁能源、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旅游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市场体量大和增速快的共性特征,是东盟最具活力的行业,持续吸引中国企业参与投资。然而部分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如制造业、电子商务和医疗健康市场,中国企业正面临来自全球其他国家和本土市场参与者的竞争。
东盟的税收水平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东盟国家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投资促进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投资均能享受税收优惠。
投资东盟市场时,需要谨慎评估目标国家的风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的风险水平相对较低。投资者还应重点关注出海东盟过程中遇到的市场竞争、行业准入限制、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不足、法律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带来的运营风险。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