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vs.虚拟/数字世界:不看表面看初衷
所谓“真实世界”和“虚拟/数字世界”只是初期表现形式的不同;本质差异在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初衷。
①以“中心化”为初衷的“真实世界”,以领土、政权等中心化要素为基础;而法律与市场规则的演进、民主制度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推动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特征,比如权力制衡机制的建立、国际贸易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信息获取的去垄断化等。
②以“去中心化”为初衷的“虚拟/数字世界”,以互联网公共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共识机制为基础,希望实现更高程度的开放性、自主性与透明性;其发展既依托于DeFi、DAO等去中心化的项目,同时也接纳CeFi、RWA等带有中心化性质的项目,借助其进一步加速自身的发展
③法定货币(黄金不算)是“中心化国度(国家)”的激励载体,由国家信用背书;加密代币(比特币除外)则是“去中心化国度(公链)”的激励载体——性质相同;两者价值并不取决于形式,而是由其背后生态系统的活跃度、完整性和共识基础决定的。
实虚合作、网链融合是趋势;Al+机器人帮助形成闭环
①RWA无所不包,其中法币与土地会构成最具双向影响力的两次“实虚合作”——第一次形成“法币稳定币”;第二次形成“土地链服务商”(类似于云服务商;不绑定单链、支持跨链流转,降低迁移门槛),土地作为资源性资产,被数字化为链上权益单位后,可以被跨链流转、交易或抵押。
②随着链上和链下世界的融,会出现“链上生态同时上链下网络”(以获得更大的潜在市场TAM)和“互联网公司部分上链”(既保留互联网的高效易用,又借以解决信任和资产控制等痛点)的双向流动。
③Al+机器人,或许正是“去中心化世界”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Al可催生新的共识机制(如Proofof AI Assessment),可以让系统根据算法分析、风险评分或行为验证等方式治理决策;而机器人则可替代“人+执法记录仪”的组合,基于预设的链上规则自动响应指令,完成资源分配、行为确认、财产转移等操作,更精准、更可靠的实现从“数字规则”到“现实执行”的闭环。
④数字/虚拟世界中,“用脚投票”的成本相较于现实世界要低得多,这会促使共识机制的修正更灵活、更迅速;同时也有望缓解《乌合之众》的“群体非理性”问题,因为链上共识的演化更容易通过理性机制过滤情绪冲动,更贴近真实偏好。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