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行业深度:政策+创新双轮驱动,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
投资逻辑
国内政策叠加资本双重支持,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内政策端对脑机接口行业支持力度较高,支持性政策在产品注册、医保支付、行业标准等层面均有体现。1)在产品注册方面,国家药监局将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椒产品支持政策,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有望通过创新器椒绿色通道实现更快注册审批。2)在支付端方面,医保局在《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次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三个价格项目,目前在湖北、渐江等地已经率先落地。在医保立项支持下脑机接口产品有望从临床试验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同时在投融资层面,自2015年开始大量脑机接口相关公司成立,国内投融资持续火热,未来脑机接口产业必将迎来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产品应用场景多元化,十年内有望大规模商业化普及。根据Precedence的数据,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26.2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长到29.4亿美元。其中医疗健康领域仍是脑机接口应用最大的细分领域。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应用主要包括疾病预警、诊断、治疗和功能增强。次要面向的疾病包括癫痫、帕金森、抑郁、疼痛、多动症、自闭症截瘫、卒中、阿尔兹海默症、意识障碍、耳鸣和听力受损、视力受损和睡眠障碍等。目前脑机接口行业处于应用普及期,预计行业有望在十年内实现“应用解决方案效果良好,多类解决方案走向成熟商用”的目标。全球多家厂商的脑机接口系统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普及,据麦肯锡预测,2030-2040年仅医疗领域脑机接口全球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美元,其中严肃医疗150亿美元,消费医疗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0%
技术研发路径丰富,国内金业非侵入式布局集中。脑机接口按照信号采集方式可以通常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大类别。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通过外部设备采集脑电信号,无需手术植入电极,由于安全且可扩展的特性,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脑机接口技术,全球市场占比达到81.8%。美国和中国企业布局目前走在全球市场发展的前列,尤其美国在严肃医疗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布局较为集中,国内企业布局主要在睡眠、运动功能恢复、认知训练等方面,以非侵入式产品为主,未来国内头部企业有望引领全球非侵入式产品技术发展。
投资建议
脑机接口赛道应用场景多元化、产品及研发路径丰富,未来潜在空间巨大,在产品注册及医保立项政策加持下有望加速实现商业化普及。全球产品研发布局企业众多,国内部分头部企业已经集中在非侵入式领域产品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产品将迎来巨大商业化潜力。
建议关注:1)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产品管线丰富的相关标的,产品有望在临床及居家消费领域同时落地,且产品商业化速度较快;2)在侵入式、半侵入式、介入式产品领域创新技术能力突出且进度较快的相关标的,有望在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关标的详见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推广及普及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国内政策叠加资本双重支持,脑机接口产品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政策端落实医保价格项目,多省收费立项已明确落地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直接连接人脑和外部设备的技术,通过脑电波等神经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其核心在于通过神经界面技术构建的脑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信息交互方式。
近年来,在国内政策支持脑机接口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头部国产企业的项目研发投入及进程明显加速。支持性政策在产品注册、医保支付、行业标准等层面均有体现,随着未来产品进入临床及商业化落地后将快速挖掘国内需求空间。
●在产品注册方面,2025年3月31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
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椒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到将支持国家层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产业政策中涉及的高端医疗器椒加快上市,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有望通过创新器械绿色通道实现更快注册审批。
●在支付端方面,2025年3月,医保局在《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首次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三个价格项目,目前在湖北、浙江等地已经率先落地。在医保立项支持下脑机接口产品有望从临床试验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
我们认为脑机接口作为医疗器椒行业创断的重点方向,未来有望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及投资机会。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