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发展与科技赋能典型场景研究.pdf

IFS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OF FINANCEAND SUSTAINABILITY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绿金院)是一家注册于北京的非营利研究机构。我们聚焦ESG投融资、低碳与能源转型、自然资本、绿色科技与建筑投融资等领域,致力于为中国与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市场与产品的研究,并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北京绿金院旨在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为改善全球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实质贡献。

摘 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由于不属于“绿色”范畴,部分高碳行业无法从现有绿色金融体系获得转型所需资金,这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通过转型金融手段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在实践中,转型金融的数据获取与核算、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要求较绿色金融更为复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能够快速收集、处理、分析各类数据信息,赋能转型金融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此背景,本报告以转型金融发展与科技赋能典型场景为重点开展研究。本报告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转型金融的发展框架及主要主体趋势,包括转型金融界定标准、披露要求、金融工具、激励机制及公正转型等五大支柱的主要进展,及转型金融发展的主要难点和痛点。本报告梳理了全球科技赋能转型金融发展的主要应用案例,从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出发,展现了科技赋能碳数据获取、碳核算、碳信息共享等应用成果。
通过分析科技赋能转型金融各主体的实践案例,我们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出发,探讨梳理出当下科技赋能转型金融发展的若干典型场景。对于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建设碳账户体系、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及自愿碳减排项目的数据核证与跟踪工具等,为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转型数据支撑,减少转型成本;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建设转型金融过程管理及转型规划管理系统,并为转型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支持;对于企业而言,可以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碳排放数据自动化归集与认证、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及碳排放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等,实现更精准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控制。
本报告就科技赋能转型金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主要包括:
1.建议产业主管部门支持自上而下的环境信息数据共享,建立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完善重点行业碳核算标准;协同金融部门建设重点转型项目库,加强动态管理。
2.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金融科技支持转型金融工具创新,将赋能转型金融的科技创新纳入已有的监管沙盒试点;完善引导金融支持转型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转型过程管理和风险防范。
3.建议地方政府建设金融科技支持转型发展的项目库和平台,整合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资源高效匹配科技企业的绿色创新资金需求和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工具需求;加强地方企业碳核算和碳账户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企业绿色创新活力。
4.建议金融机构在机构战略中强调支持转型金融及科技创新发展;应用金融科技支持转型金融风险管理,完善转型金融过程管理;应用金融科技支持碳核算及信息披露。
5.建议科技公司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场景,积极开发新型数据平台和分析工具;推进金融科技在碳核算和风险管理等转型金融重点业务领域和难点的创新和实践。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