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商业化加速,L4与L2差异明显:Robotaxi是L4/L5辅助驾驶核心应用场景,随着特斯拉Robotaxi于2025年6月入局,跨越式及渐进式两种技术路径均已开启L4商业化。Robotaxi运营商、车企及平台等多方布局Robotaxi,全球市场2035年则有望突破万亿。相比L2,1)L4付费机制清晰,乘客为出行服务买单;2)L2与L4在责任划分上有明确区分,L4技术要求更加严苛,算法、硬件、法规要求更高;3)RoboX无人车在推动全社会交通物流降本等方面优势显著,潜在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从特斯拉和Waymo看Robotaxi生态、技术之争:生态方面,特斯拉集整车制造、技术服务及运营为一体,自建生态;以Waymo为代表的Robotaxi技术方往往通过与OEM、运营商合作共建生态推动Robotaxi运营。技术维度,看好两者中期并行高速发展。
复盘2020年辅助驾驶重估复盘,软件付费逻辑证伪:2020年整车经历了辅助驾驶带来的首轮价值重估,此前,整车估值主要围绕着产品周期的预期波动,集中在10-15XPE。2020年基于软件付费的逻辑打开整车远期商业模式,也带动了整车向高PS的重估。由于商业模式等因素,车主为辅助驾驶付费意愿较低,进入2025年,整车辅助驾驶平权时代到来,软件付费逻辑证伪,整车估值依然基于造车业务的PE定价。
整车如何参与Robotaxi,对估值有怎样的影响:整车辅助驾驶水平、资本及定位各异,有望以不同方式参与Robotaxi。1)效仿特斯拉,辅助驾驶头部公司有望独立入局运营,Robotaxi业务具备较高的ROE及稳健的利润贡献,有望给车企带来增量利润及推高PB估值;2)辅助驾驶领先车企同样可将L4技术授权给运营商,成为SaaS企业,拥有较高PS;3)其余整车可以通过合作运营+代工形式参与,合作Robotaxi技术服务商拓展业务边界。
投资建议:特斯拉从0到1,全球Robotaxi规模化加速,建议关注Robotaxi龙头、头部智能化整车: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整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等。RoboX受益标的:锦江在线、开勒股份、交运股份、云内动力、耐世特、玉禾田、宇通重工、德邦股份、经纬恒润-W、中邮科技。鉴于特斯拉已入局,全球Robotaxi规模化加速,维持Robotaxi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Robotaxi发展不及预期、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智能化法规不及预期、车企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网约车运营价格战超预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
L4与L2在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差异明显,导致了市场空间的巨大分化。
L4付费机制清晰,商业模式显著区分L2。L2阶段,整车及L2付费方均为车主,车主为更好驾驶体验买单。L4阶段,整车及L4付费方多元(运营商、租车公司、平台、用户),购买者看重运营利润;使用者看重更低成本及更好体验,商业模式及付费机制更加清析。
L4技术要求更加严苛,对算法及硬件要求极高。L2于L4在责任划分上有明确区分,因此4对Robotax技术商的冗余度、算法等能力要求较高。Waymo、小马等对高精地图有一定依赖,并且算法能力及硬件冗余度也较高。
Robotaxi衍生到RoboX,无人车在推动全社会交通/物流降本等方面优势显著。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