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寄语
我谨祝贺《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才白皮书》的发布,这份重要报告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为我们系统认识中国数字人才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数字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白皮书的发布正当其时。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激烈,新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这对我国数字人才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数字人才至关重要。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强调了数字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构建包容性数字未来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投入,弥合数字鸿沟。
《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才白皮书》与《全球数字契约》精神高度契合,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决心。我相信,白皮书提出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规划,将成推动我国培养数字经济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战略力量。
我希望这份白皮书能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大数字人才培养投入,创新模式,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数字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白皮书的问世和发布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我国乃至全球数字人才建设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郭华东院士
部首
摘要
数字人才是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战略资源。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特别是将数据确立为关键生产要素,对数字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本白皮书旨在系统分析中国数字技术人才发展的宏观背景、政策导向、供需现状、能力要求及未来趋势,重点探讨数据要素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对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²。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战略转型³。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释放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旨在构建完善的数据基础制度,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然而,数字人才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总量缺口巨大,且结构性失衡问题严峻。高端研发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具备数据要素驾驭能力的专业人才尤为稀缺⁵。人才地域分布高度集中于东部发达城市群²,导致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持续重塑岗位技能需求,对人才的复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⁶。本白皮书构建了数字人才能力图谱,剖析了关键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并评估了当前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差距。通过分析中兴通讯、浙江大学、德国双元制以及各类产教联合体等典型案例789.10,报告提炼了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开放协同生态等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
最后,报告分别针对行业组织、企业及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旨在协同各方力量,优化数字人才“育、引、留、用”全链条,构建适应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支撑体系,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